-
黃惠康醫生(男)
Dr. WONG WAI HONG
內科/老人科
- 值得推介 :
16
- 會員#24361 Wong Chin Nar
- 腳腫
-
病患者男 - 87歲
爸爸腳腫已超過一年,沒有痛,不同醫生多次開去水丸,但因去小便太密,爸爸不願吃。 最近 戴麟趾門診醫生說可能因他心臟少許弱有關,但還是繼續開去水丸他吃,沒轉介去任何專科。
請問黃醫生有其他建議嗎?
- 黃惠康
醫生回覆
- 多謝黃小姐的來信,你想問你父親患有腳腫的情況如何處理。
時間已經超過一年,現正在戴麟趾普通科門診進行治療,正在服食利尿藥。
由於腳腫只是一種徵狀,背後的可能性導致原因實在是太多:這些原因有些是輕微但沒有危險性,有些是很嚴重但可能引致性命危險。
我嘗試舉例。
最常見的情況就是「墜積性水腫」。
因為地心引力吸住水分,長者比較少運動而且加上他們的肌肉流失,水分無法完全運輸到心臟繼續血液循環,引致多留在腳上積聚。
診斷「墜積性水腫」必須先排除其他的情況才可以確立。
第二個情況就是「藥物導致水腫」,例如某類血壓藥,會導致雙腳水腫。
有些情況相對來說比較嚴重,例如「關節炎」:病人會感到關節痛,行動不便。
另一情況是「細菌感染」影響皮下發炎,這些情況除了水腫之外,皮膚會比較紅腫、疼痛甚至會發燒。
有一些慢性問題,例如「冠心病」引致「心臟衰竭」,這類病人也會有腳腫甚至呼吸困難,睡覺的時候,可能用三四個枕頭抬高自己上半身才有辦法入眠 。
患有「肝硬化」或「腎病」,他們因為血液裡面的蛋白質水平低,導致有腳腫,甚至肚子積水,肺部積水,和其他地方有水腫。
十分嚴重的情況就是「深層靜脈閉塞」(DVT),又叫「經濟機艙後群症」,就是一些血塊在腳步的深層血管內形成了,如果一不小心 ,有了這種問題,而沒有看醫生,一旦血塊順著血管,流到心臟然後接著到肺血管塞住的話,就隨時有性命危險!
心臟衰竭發作,隨時都會因為無法呼吸,或者急性冠心病亦會另病人面對死亡的危機!
一般來說,家庭醫生看到有水腫的情況,立刻會排除最嚴重的情況,也會視乎嚴重性而治療。
處理水腫要視乎什麼原因造成:例如積墜性水腫,我們就會給利尿藥,這個情況不需要長期服用,另一面或者要病人用低鹽餐,當睡覺,或坐著的時候,抬高腳都是有幫助的 。
其他的情況例如,藥物導致水腫,那我們可以簡單的將藥物轉換其他藥物,自然腳就不會浮腫。
又或者有關節炎,我們要給醫治關節炎的藥。
皮膚細菌感染,就由醫生發抗生素治療。
另外其他情況如心衰竭、 肝硬化、腎病,靜脈閉塞 就由所熟的內科專科醫生評估和治療 。
關於閣下的父親的情況,我相信家庭科醫生己做了合適的處理, 我建議你和家庭醫生多溝通和了解。如果家庭科醫生法國有不尋常的情況和嚴重的原因,會安排抽血和做其他檢驗,甚至轉介給內科專科醫生 跟進,所以鼓勵你誠意地跟家庭醫生商討。
- 會員#13391 May
- 膽固醇
-
病患者男 - 93歲
醫生 :
你好 !爸爸到政府診所抽血,但醫生說脂肪過高驗不到膽固醇。醫生是否真的會有這情况,但他已吃得很凊淡,只是時常吃麵包會否有影響?
- 黃惠康
醫生回覆
- May, 你好 !你說爸爸到政府診所抽血,說脂肪過高驗不到膽固醇。
我們有聽過 脂肪太多 引致驗不出膽固醇。 只聽過如果 血裏面的膽固醇極高,會 現出較低血漿內鈉Sodium 的水平, 跟你說的不一樣。
我建議 你跟父親一同 去政府診所 問過明白, 因為老人家 教育水平 或耳朵 聽力關係, 可能有溝通上的問題。
要知道 血脂高 要分 壞膽固醇 抑或 三酸甘油脂高。 因為 兩者都是無症狀無感覺, 但是都會道至到血管粥樣硬化, 是日累積 效果導致急性心臟病或者中風 到時後悔莫及。 又或者找私家家庭醫生, 覆核再抽血 空腹血脂項目組合。
- 會員#23600 Y Y Ho
- 糖尿病引致腳麻
-
醫生好,本人母親已經77歲,糖尿病困擾多年,一直有識開政府醫院藥物。到目前為止不需打胰島素。近日開始覺得有點飄的感覺。雙腳麻木企不穩就好似有針吉的感覺一樣。入了兩次政府醫院都只是給些止暈了事。每日下午就開始發作感覺好像騰雲駕霧企不穩,手掌麻痹,雙腳冰冷,是從入邊冷出來的感覺。請問這情況是否有藥物可以控制病情,老人家每天感覺很辛苦。
- 黃惠康
醫生回覆
- 多謝何小姐的來信。
信中妳談到母親有糖尿病,發現雙腳麻木,腳又冰冷,相信這都是跟糖尿病導致的併發症的後果:雙腳麻木有針刺的感覺,可能是糖尿病導致周邊神經線病變 (Peripheral Neuropathy).
周邊神經線病變,就是因為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不善導致供應養份給神經線的微血管病變因而壞影響神經線運作。
首先是手指尖、腳趾尖最外圍的地方失去感覺,或者有麻痺痛的感覺,如果血糖控制情況不得改善,這種神經線的病變會衍生到較中心處去。不幸地, 神經線壞了便很難復原的。
我建議,家人多留意病人戒口和服藥依從性,還要準時回診所或醫院覆診。一般來說糖尿病控制好, 要從短期血糖做起:在家我們可以考慮篤手指測試普通血糖,如果飯前保持在4-6度;飯後兩小時後保持4-8度。短期糖尿控制好,長期控制才會好,如何知道呢?醫生可為她抽血做化驗每三至四個月抽血一次,化驗「糖化血紅素」,正常人於5-5.5%。糖尿病理想控制是6.5%;最好在7%以下才可減少併發症的發生。
腳步冰冷可能是因為出現糖尿病另一個併發症:「周圍性血管疾痛」。
因為血管內碧塞阻, 外圍血供應降低,這方面也可以跟糖尿控制有關,不過血壓控制也十分重要因為血壓都可能影響血管內壁情況。
因此,糖尿病病人需要經常控制好血糖與血壓的情況
由於你母親有麻痺或腳冷的情況,加上手指腳趾感覺不好,如果有破損發炎甚至被細菌感染,惡化可差至變黑焦,延遲發現的話, 可能到時會有腳趾或部分截肢的需要,所以預防勝於治療,家人和病人要經常檢查手腳、好好的控制好血糖、血壓、甚至膽固醇。
其他糖尿病的併發症包括眼底病變,微型蛋白尿,中風和冠心病都要預防!
- 會員#17122 Janice Cheng
- 長者吞嚥困難
-
病患者男 - 85歲
我父親有八十歲多,吃了一年每天早上半粒的阿士匹靈及粒去膽固醇丸,間中失禁無其他病患。除飯、蛋糕和部份生果 外,不肯吞其他食物,魚肉,豬肉及菜在口腔裏咀嚼把渣宰吐出,因為他有牙周病而導致,或許是其中一個因素,一星期前他雙腳腫,去了政府醫院,照x光片,發現肺有水,內科醫生要他打去水針,之後雙腳消腫, 肺亦無積水,經醫生診斷他,找言語治療師發現他有吞嚥障礙,要在水中加凝固粉 飲用,避免有時水會去了肺部,導致肺積水,出了院後,他飲食都無胃口,現在應該 找哪些專科適合診斷他?
- 黃惠康
醫生回覆
- 感謝Janice Cheng 的詢問, 雖然你沒有提過 你父親患有什麼長期病, 由你提及的症狀和病情,得知他已經由 內科專科醫生照顧, 我相信你父親的問題 屬於內科範疇, 請繼續 回醫院覆診 。
- 會員#23257 Kaka
- 長者常咳
-
病患者男 - 72歲
黃醫生,
你好 !
我家父親今年72歲, 經常咳, 一吃東西或飲水時都會咳, 有時沒有進食, 靜下來時, 都會咳, 請問可以怎樣幫助他 ? 或請教醫生, 有什麼可以做到的 ?
謝謝你的寶貴時間.
ka
- 黃惠康
醫生回覆
- 多謝讀者Ka的提問,
你問到你父親, 七十二歲, 經常有咳嗽. 尤其是吃東西飲水.
但是在沒有進食的時候, 也會咳.
問我可以如何應對.
由於你提供的資料太有限,確實比較難做診斷,我不妨用一般醫學常理回答你.
簡單來說, 咳嗽可以分急性咳嗽或長期咳嗽.
急性咳嗽通常時間為兩至三星期以內,而長期咳嗽通常有一個月到兩個月以外.
長期咳嗽的原因實多得很:例如長期抽煙、鼻敏感引致鼻水倒流、哮喘病、胃酸倒流、慢性支氣管炎甚至某些血壓藥物都可以導致.
如果遇到有不明的飆冷汗,胃口差,體重減低,咳血, 請留意!必須排除肺炎、肺結核、肺癌的機會.
某些長期病患者, 因曾經中風或帕金森症都有可能影響吞嚥能力, 引致吞食時咳嗽!這情況有食物進入氣管的風險, 小則肺炎、大則窒息有生命之危, 因此我鄭重建議你及早帶父親去先看家庭科醫生,如果情況簡單,家庭科醫生就可以醫愈你的父親,若需要轉介專科醫生或急症室, 請盡量和醫生合作.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