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張逸和醫生文章
張逸和醫生(男)
Dr. CHEUNG Yat Wo Eric
精神科
值得推介 : 37
躁狂抑鬱症 - 延誤治療可壞腦?
躁狂抑鬱症患者
估計可達5% 情況令人關注
情緒起伏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正常狀態,但若暴躁亢奮與憂鬱愁悶兩種極端情緒不斷反覆出現,而其程度及歷時超乎普通人的情緒高低起伏,便有機會是患上躁狂抑鬱症。
躁狂抑鬱症 (亦稱躁鬱症) 是一種因大腦功能失調而引起的情緒障礙,患者的大腦邊緣系統、神經遞質及內分泌系統出現問題,猶如人體的「情緒恒溫器」出錯一樣,容易因為外在環境或內在轉變,引致一系列的情緒失衡和不穩定。
據最新的研究顯示,估計全球約有5%人士為躁鬱症患者 ,而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全球致殘疾病中,躁鬱症位列第六 ,其影響實在不容小覷。事實上,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精神醫學系於早前進行的調查研究 更顯示,本地躁鬱症患者佔人口的5.5%,即約每二十人當中便有一人患有躁鬱症,情況令人擔憂。
躁鬱症主要分抑鬱發作期、無症狀期和躁狂期,按躁狂和抑鬱的嚴重程度或周期可以再細分不同類型。通常躁鬱症的症狀在青春期開始顯露,成年期才會顯出巔峰期的症狀,也就是抑鬱發作或躁狂發作,不過發病高風險期是在50歲之前。躁鬱症的躁狂出現時,患者的情緒非常高漲、脾氣暴躁、精神充沛、自信心爆棚、思潮如泉湧、不眠不休、說話滔滔不絕、強烈購買慾、失控地揮霍無道、做出妄顧後果的行為;躁鬱症的抑鬱出現時,卻會對所有事情完全失去興趣、活動遲緩、憂鬱悲觀、自卑或內疚等。
延誤就醫
可造成患者腦部長遠損害
過去因為種種原因,患者及其家人未能及時察覺躁鬱症的症狀而延誤診治,不單使患者承受極端情緒波動所帶來的痛苦,失去自理能力或出現自殺傾向,更令家人和親友因為不知如何照料及處理患者發病前後的需要,而身心備受折磨。
早前本地進行了一項臨床研究 ,發現躁鬱症的發病次數與認知功能障礙有密切關係。資料顯示過半數患者出現大腦執行功能及綜合專注力問題,近五成患者有明顯的認知功能障礙,而且大部分患者在思維速度、反應及記憶力方面也有顯著減退,可見如患者未能及早接受治療以減少發病,錯過治療的黃金時間,便會對患者的腦部造成深遠的影響。
使用混合治療
患者重拾正常生活
治療躁鬱症的方法,一般是服用情緒穩定劑及其他精神科藥物等,加上心理及行為治療,如要患者記錄情緒極端波動、思想及行為模式。醫生及心理學家會從身心兩方面鼓勵患者持之以恆地接受治療,以及按時服藥來控制病情。
由於躁鬱症患者的發病情況比較複雜,抑鬱與躁狂症狀有可能同時或交替出現,而同樣是抑鬱發作或躁狂發作或混合型發作期間,也可以出現不同的程度徵狀,所以患者與醫生和心理學家必須緊密聯繫,按情緒的轉變及服藥後的反應調整治療方案。治療雙相情緒障礙要以藥物和心理及行為治療雙管齊下,提升患者情緒恆溫器的整體效能,減少環境或其他轉變對患者的影響,長遠才可以幫助他們穩定情緒及預防復發,回復正常生活。
選文:Anna 醫護研習組
身心症煩惱
45歲的Keith是一名保險從業員,近半年來營業額一般,面對來自上司的壓力,他發現近日不時出現心口翳悶、腸胃不適、手震心跳等的異常徵狀,曾約見家庭醫生接受不同的身體檢查,卻始終找不出病因。他的個案其後被轉介至精神科醫生跟進,經診斷後方發現他正是因抑鬱焦慮問題,引發出所謂的「身心症」症狀
當來自不同範疇的壓力,超出個人所能承受的程度時,情緒疾病就會逐漸衍生。患者除了會出現精神方面的病徵外,身體機能亦可受到影響,引發腸胃不適、作嘔、心翳手震等情況。患者可能受這些徵狀困擾,接受了一連串的身體檢查卻始終找不出病因所在,經轉介至精神科醫生接受相關檢查,才被確診是情緒病所誘發的「身心症」問題。
這情況就好比一隊交響樂團突然出現連番失誤,檢查過樂器本身並無問題,最終原來是樂團指揮(大腦)出錯所致。身心症患者需由醫生找出背後成因,並透過藥物(例如使用抗抑鬱/抗焦慮藥物)治療及心理/行為治療,同時學習調整及應付壓力、在家庭及朋友支援下,逐步走出情緒低谷。經適當治療後,相關的生理徵狀通常都能逐漸痊癒。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兒童和青少年易怒過動,會患上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躁鬱症嗎?
兒童和青少年也會患上躁鬱症。患有躁鬱症的父母很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
診斷兒童和青少年患者的躁鬱症是具挑戰性,因為這個年齡層很多病徵是和其他診斷重叠的;例如易怒、過動和具有攻擊行為可能是躁鬱症的症狀,但也可能是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行為障礙、違抗症的症狀。而且情緒波動、發脾氣和自尊心膨脹在健全兒童上也是常見的,這些症狀有可能和躁狂期的情緒亢奮和妄想性跨大容易混淆。
兒童和年紀較小的青少年躁鬱症患者的病情發作不像成年患者那麼明顯。青少年患者通常會在一天內情緒波動很快,經歷多次的混合型躁狂憂鬱發作。兒童患者可能更易怒,易愛發脾氣,而非極其亢奮。
診斷兒童和青少年患者的躁鬱症是需要一個完整的精神科評估。如果患者病徵如情緒高漲、易怒、跨大和自身正常基線水平出現明顯的變化,診斷躁鬱症是比較顯現的。
選文:Jacob 醫護研習組
成年人易怒衝動不斷說話,會患上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 躁鬱症?
專注力不足及過度活躍症(ADHD) 越來越受到關注,大約每十五名兒童便有一名患者,而大概百分之六十五會持續至成人階段。兒童及成人階段ADHD的病徵會有所不同: 成人階段出現專注力失調和衝動的問題會持續,但過度活躍情況會減少。
經常發怒 不斷說話 衝動
要診斷成人ADHD並不容易,因為這個診斷很多病徵與其他診斷重疊:例如ADHD患者經常發怒、不斷說話和衝動這些症狀和躁鬱症躁狂期時的情緒亢奮容易混淆,而專注力下降也可以是躁鬱症抑鬱期的主要病徵。
要作出正確診斷是需要一個完整的精神科評估,因為兩者的治療方法是完全不同,也有些複雜的個案是兩者同時出現,診斷時往往更具挑戰性。要分辨成人是否患上ADHD或是躁鬱症,可以留意以下幾點:
1)一般躁鬱症的病情發作會有周期性,患者經歷躁狂期和抑鬱期交接發生之後,當發作週期緩解時,會有一段情緒穩定期。
2)而成人ADHD症狀是沒有周期性,症狀是持久的。要診斷是否有ADHD必須知道童年階段是否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等症狀,因為ADHD的症狀在年幼時已經出現,若果年幼時沒有此等症狀,診斷ADHD就沒有合理基礎。
3)病徵如情緒高漲、意念飛躍、澎湃自信心並且和自身基線水平出現明顯的變化,診斷躁鬱症是比較顯現的。
4)ADHD的易怒通常較為短暫及源於外在,而躁狂期的狂怒會持續較長時間和源於內在。
5)躁鬱症的專注力不足是源於過度抑鬱或亢奮,而ADHD的專注力不足是持續性,與情緒沒有太大關係。
精神科專科醫生張逸和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抑鬱症全面睇
抑鬱症患者估計可達3% 情況令人關注
情緒起伏是每個人都會經歷的正常狀態,但倘若憂鬱情緒不斷反覆出現,而其程度及歷時超乎普通人的情緒起伏的話,便有機會是患上「抑鬱症」了。
根據世衞的資料,全球有超過三億人患有抑鬱症,佔全球人口的4.4%。抑鬱症患者在二○○五年至二○一五年間增加18.4%,而世界衛生組織發表的全球致殘疾病中,抑鬱症位列第一,也是導致全球疾病負擔的重大因素。據估計,每年由於抑鬱症及焦慮症導致的全球經濟損失達一萬億美元。
據本地一項最新研究,成年人的抑鬱症一周患病率為2.9%,風險隨年齡增加,當中66歲至75歲人士的患病率達4.7%。根據醫院管理局的數字,本港接受精神科專科服務的抑鬱症患者數目,由二○一一/一二年度的48900宗,上升至二○一五/一六年度的61100宗,反映抑鬱症帶來的醫療負擔日趨嚴重。本港每100名成年人有三人是抑鬱症患者,然而超過一半抑鬱症患者沒有尋求任何精神健康服務的協助,情況令人擔憂。
抑鬱症是有生理基礎的,成因並不單是心理問題
抑鬱症」是一種因大腦功能失調而引起的情緒障礙,患者的大腦神經訊息傳遞物質遞質及內分泌系統出現問題,容易因為外在環境或內在轉變,引致一系列的情緒不穩定和身體失衡的症狀,跟日常遇到的情緒低落或悲傷不一樣。
我有抑鬱、焦慮或者身心症狀嗎?
以下是簡單的情緒病快速自我測試以作參考,並不用作診斷用途。
如有疑問,請儘早尋求醫生協助!
延誤就醫 患者和家人承受極端情緒困擾及痛苦
過去因為種種原因,患者及其家人未能及時察覺抑鬱症的症狀而延誤診治,不單使患者承受抑鬱情緒帶來的痛苦,更令家人和親友因為不知如何照料及處理患者發病前後的需要,而身心備受折磨。延誤診治更有機會出現嚴重的抑鬱症狀,包括失去自理能力或出現自殺傾向。如有以上情況請及早向合資格的精神健康專業人士求助!
使用混合治療患者重拾正常生活
治療抑鬱症的方法,一般是服用抗抑鬱藥,加上心理及行為治療,例如患者每天適當的運動、保持良好睡眠習慣、避免酗酒濫藥、維持正常社交生活、提升壓力管理及正面思維。
醫生及心理學家會從身心兩方面鼓勵患者持之以恆地接受治療,以及按時服藥來控制病情,減少環境或其他轉變對患者的影響。患者同時地在思維、行為和情緒等層面產生改變,長遠幫助患者穩定情緒及預防復發,回復正常生活。
常見的抗抑鬱藥種類和機制
以下是常見的抗抑鬱藥種類和機制,較新的抗抑鬱藥有較少副作用及更好的耐受性,但這些藥物並不會即時發揮效用,患者應按醫生指示服用。
抑鬱症是可以痊癒的
只要找到合適的藥物配合心理治療,抑鬱症是可以痊癒的。
服藥時間取決於復發風險因素: 包括發病次數、頑抗性抑鬱症狀、長期睡眠失調、其他身體或精神問題困擾 (例如痛症和其他焦慮問題等等)。
選文:Tammy 醫護研習組
下一頁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醫生名片
醫生答問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