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睇醫生網首頁

植牙手術風險、成敗因素及補救方法

植牙技術在近年成為了其中一個常見的缺牙治療方案,但不少病人都誤以為接受植牙手術後重新擁有健全的新牙齒,從此一勞永逸。其實植牙手術後的保養極為重要,隨時影響植牙的成敗!試想想,連天生的牙齒都會有蛀牙壞牙的一天,植牙作為一個替代品,又如何「一勞永逸」?

有見及此,以下會簡介植牙的風險,保養注意事項,並分析植牙手術的成敗因素,以及植牙失敗後的補救方法。
認識植牙手術兩大風險
隨著科技進步,現時植牙治療較以往相對安全及穩定,但其實每一項牙科治療都存有一定風險,包括植牙治療。一般而言,植牙手術存有兩大風險,第一是手術風險。即植牙位置附近,可能靠近「三叉神經線」、「鼻竇腔」和「微絲血管群」等重要結構。倘若植牙手術施行失誤,則可能導致神經線損傷,鼻竇炎 大量流血等。

第二是植牙失敗植體脫落的風險。例如病人本身患有其他長期疾病,不可受控的糖尿病、牙周病、長期吸煙,或長期缺乏恰當的口腔衛生護理,這些會導致植牙和牙骨分離(De-Osseointegration),令到植牙失敗。
為甚麼植牙之後還會失敗? 是否有方法可補救?
導致植牙失敗分別有可能在三個階段發生,分別為1.手術階段(Peri-surgical) 2. 早期階段(Early Implant Loss) 3. 骨癒合後(Post Integration loss)。 以下為大家逐一分析每階段可能失敗的原因:
1.手術階段(Peri-surgical)

第一個有機會導致植牙失敗的階段便是在植牙手術的過程發生,當中較常見是手術過程創傷性過高所致,例如牙醫在植牙鑽孔時使用的低溫生理食鹽水未能完全冷卻鑽頭及牙床骨,導致牙床骨因高溫而出現損壞,最終難以與牙周癒合造成手術失敗。

另外,近年不少病人選擇「即剝即種」植牙方案,但由於牙槽骨容易藏有細菌,如果病人在傷口未癒合情況下便立即種牙,手術過程亦會較容易出現細菌感染而引致植牙失敗。最後一個情況是牙醫的縫針技術不當,導致傷口爆線、植體直接暴露在外,亦會出現植牙失敗。
2. 早期階段(Early Implant Loss)

至於早期階段,則是指病人在完成植牙手術後首年出現植體鬆脫情況,最終導致植牙失敗。這個階段之所以會出現失敗,有可能是因為病人在手剩後常進食過硬食物導致植體受損;嚴重程度吸煙人士亦較容易在此階段失敗,因為長期吸煙有機會導致牙骨沒有足夠血液及氧氣與植體順利貼合。
3. 骨癒合後(Post Integration loss)

最後一個階段是骨癒合後時期,大多情況是在植牙手術數年後植體出現鬆脫所致,這是因為病人長期未有護理口腔清潔、或患有牙周病、長期吸煙、常進食過硬物或有磨牙習慣等因素,導致他們的植體出現受損,最終導致植牙失敗。
植牙後保養注意事項
有見及此,植牙手術後的保養極為重要,隨時影響植牙的成敗與否。以下為大家簡介植牙的保養注意事項。首先,病人術後應避免咀嚼硬的食物,以免植體出現損傷。另外,病人應保持日常良好口腔清潔,早晚刷牙、使用牙線或牙縫刷清潔種牙附近位置,降低出現牙周病機會。最後,病人應定期到牙科診所接受例行檢查及洗牙,一旦出現任何情況可及早接受治療,避免病情惡化影響植。至於保養得宜,植牙壽命大多可以維持至少10年或以上!
讓更多朋友看到這資訊 >> 分享
選文:Tammy 編審:星Sir
醫護研習組
有關: 陳澔賢醫生
植牙手術風險、成敗因素及補救方法
的診療事宜有任何疑問
即時特快咨詢
相關專業團隊隨時為你作解答安排
相關文章所提供的資料及相關醫護資訊,
只作一般性參考用途,並不能取代醫生會面診斷之效果。
如有身體不適請即求診,切勿延誤治療。
若資料有所漏誤,本網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其他陳澔賢醫生相關文章

拆解5大常見補牙物料優缺點及補牙後護理貼士
補牙是牙科其中一個較為常見的治療方案,主要適用於輕、中程度的蛀牙情況,防止牙齒組織繼續受破壞,同時我們亦可以透過補牙恢復牙齒的形狀.......

牙醫為你拆解5大孕婦必睇牙科迷思
不少人在懷孕期間都會出現牙齦紅腫及流牙血等口腔問題,但坊間對於孕婦進行牙科檢查都存有眾多迷思,包括懷孕期間究竟能否看牙醫?有傳生一.......

進食冷熱食物牙齒感痺痛或患敏感牙齒?
不少人在進食冷熱食物時牙齒都會突然感到痺痛,此時可能反映了你有機會患上敏感牙齒。近年愈來愈多都市人患有敏感牙齒,但大家又是否了解甚.......

5類人是牙周病高危一族! 牙醫話你知治療及預防方法
當不少人發現自己刷牙時有出血情況,都會立即聯想起牙周病。其實,牙周病是都市人常見的口腔問題,成因主要是因為口腔內的牙菌膜長期積聚而.......

箍牙必須落骨釘?打骨釘究竟痛唔痛?
筆者發現有不少來箍牙的病人,一聽到要「打骨釘」,就不寒而慄,甚至直接被 「棄權」。但其實落骨釘並沒那麼可怕。.......

相關文章所提供的資料及相關醫護資訊,
只作一般性參考用途,並不能取代醫生會面診斷之效果。
如身體不適請即睇醫生,切勿延誤治療。
如資料有誤本網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Copyright©2024 www.seedoctor.com.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