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睇醫生網首頁

學者症候群是甚麼?

筆者行醫多年遇見過幾個特別的案例,他們擁有令人驚訝和異於常人的天賦和能力。這些天賦非常罕見,可說是人類發展的另類衍生物;可見我們的大腦潛在著很多不可思議的能力,這種情況可以稱為「學者症候群」(Savant Syndrome)。以下幾個案例可作分享:
一、超強快速記憶力:見過一個十多歲的青少年,他猶如錄音機,能夠將一個下午的課堂一字不漏背誦出來,絲毫沒有錯漏,也不用費力或運用任何記憶技巧。當初懷疑他有很高智商,評估過只屬正常範圍以內。

二、藝術能力:遇見一位十一歲少女,她沒有學過繪畫,但她繪畫的功力和藝術技巧真是不可思議,她繪畫的畫比電腦畫的更美觀。她在網上即時拍賣自家製造的手工藝,買家非常感興趣,不少作品賣到好價錢。

三、運算能力:又遇過一個六歲男童,他的運算能力有如計數機。我問他十六個星期之後是幾月幾日星期幾?他不用一秒,就能準確回答。其他日曆運算也難不倒他,例如舉出一個日期,他馬上就能告訴我是星期幾。但除了運算數學之外,他在其他科目的表現不是特別厲害。

四、絕對音準:見過一位十多歲的中學生,他在名校讀書,自幼彈奏無數樂器,全部都達至最高演奏級水平。他只需要靠耳朵聽,就能辨別出不同的音高,彈奏出音名;不用樂譜,不用練習。
他們有一點很相似,就是共同有自閉症譜系障礙(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學者症候群成因是甚麼?
大部分學者症候群患者只有一種特別能力。根據過往統計,在自閉症譜系障礙患者中,約有十分之一人擁有學者症候群;然而高達75%學者症候群患者都有自閉症譜系障礙症狀。雖然這些數據顯示兩者有高度關聯,但也有報導顯示,在大腦因意外創傷或者中風後,有少部分患者在康復後有異乎常人的特別能力,例如突然精通各國語言或樂器。可見成因除了先天因素之外,也可以後天形成。先天的學者症候群,異稟能力早在兒童早期階段表現出來;後天因素除了腦部創傷,也有第三類學者症候群,他們的能力是突然出現而沒有腦部受創的經歷。
學者症候群可以怎樣處理?
學者症候群不是疾病,只是一種天賦能力;須考慮怎樣幫助他們發揮這種能力,以致能成功發展他們的道路。相反,自閉症譜系障礙是值得關注和需要及早治療的。如果在治療黃金期能夠得到適當的心理行為治療,例如社交訓練、行為治療、言語治療、父母管理訓練和情緒管理等;有助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減少因為社交學習障礙能力的缺陷和擁有良好的發展。
讓更多朋友看到這資訊 >> 分享
選文:Tammy 編審:星Sir
醫護研習組
有關: 張逸和醫生
學者症候群是甚麼?
的診療事宜有任何疑問
即時特快咨詢
相關專業團隊隨時為你作解答安排
相關文章所提供的資料及相關醫護資訊,
只作一般性參考用途,並不能取代醫生會面診斷之效果。
如有身體不適請即求診,切勿延誤治療。
若資料有所漏誤,本網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Copyright©2025 www.seedoctor.com.hk
All rights reserved








An error occurred on the server when processing the URL. Please contact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If you are the system administrator please click here to find out more about this 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