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分類
目錄
張逸和醫生答問
張逸和醫生(男)
Dr. CHEUNG Yat Wo Eric
精神科
值得推介 : 37
會員#26462 Elaine
有夢遊行為
病患者男 - 22歲
我兒一向睇政府精神科醫生,近來我發覺佢有夢遊行為,成日凌晨行咗出街成個鐘,而且成日買野食,但係唔係食喎,同醫生講返佢情況又話唔駛轉藥,都係食抑鬱症標準既藥, 我很擔心,真的純粹抑鬱嗎?
張逸和 醫生回覆
你好Elaine,謝謝你的查詢。
夢遊在小童年代比較常見, 有部分源於家族遺傳因素, 有部分是和大腦未完全發展成熟中的情況, 很多個案隨著成長中已逐步消失。 除了以上原發性的例子, 也可以是繼發性, 最常見是藥物副作用: 包括安眠藥Zolpidem (Stilnox), 或者鎮靜劑。 當然醫生也要排除其他可能性,例如睡眠異常 (Parasomnia)、睡眠窒息等等。 抑鬱症引致夢遊不是太常見。
如果你和兒子已經和政府主診醫生商討, 但情況沒有改善, 可以嘗試找私家精神科醫生問多個意見。
會員# 馮小姐
失眠加藥
病患者女 - 29歲
你好,本人失眠醫生加了Quetiapine_Teva25mg每晚兩粒。第一晚食好像冇效,沒什麼睡意,都是一晚醒好多次。是不是份量不够。還有這是什麼藥。
張逸和 醫生回覆
你好, 馮小姐,謝謝你的查詢!
Quetiapine 是一隻多功能藥物, 低份量可以用作治療失眠抗抑鬱抗焦慮, 中份量300mg ~600mg 用作治療雙相情緒障礙, 高份量用作治療思覺失調。
在沒有清楚了解你的情況和診斷,最佳方法是諮詢你的醫生 了解藥物為何不見效。
Quetiapine 改善睡眠也是一隻不錯的藥物, 不會引致成癮問題,提升份量應該可以改善睡眠, 減少睡眠斷醒嘅次數。 但需要留意, 這一隻藥份量高的話有機會引致比較多副作用例如增加體重、膽固醇、暈眩和頭痛等等。
如果Quetiapine不行,最近香港來了一隻非常嶄新的助眠藥物, 能夠有效地幫助入睡和減少半夜醒來, 不是鎮靜劑也不會引起藥物依賴上癮斷藥反應記憶力衰退等等, 也不會引致胃口體重增加。 如果你的情緒是穩定也可以是選擇之一, 在我這數星期的經驗中效果也是不錯,詳細情況可以詢問你的主診醫生。
會員# sez
最近失眠難入睡
病患者女 - 40歲
你好,請問我一直食開Mirtazapine15一粒五年了,最近失眠難入睡,六月加了半粒,一晚一粒半,情緒好了點,但還是失眠。我該什辦。
張逸和 醫生回覆
你好,謝謝你的查詢。
其實重點是找出背後導致你最近失眠的原因, 原因有好多種, 每一種也有不同的治療方案,不能一概而論。
常見的原因可以是壓力誘發、 環境改變、 情緒問題、 睡眠衛生問題、 甚至係習慣問題、藥物問題等等, 醫生會因應情況而作出適當的建議, 簡單的可以包括心理行為治療 ( 包括鬆弛法、呼吸法和靜觀等等), 睡眠衛生的教育和調整藥物 ( 包括調整劑量, 混合Combination 或者加強 Augmentation ) 等等。
在沒有完整精神醫學評估之下,在這裏不能詳述哪個方法比較適合你, 視乎你最近期的身體和精神狀況等等。
在這裏順帶一提Mirtazapine 是一隻不錯的抗抑鬱抗焦慮藥, 針對失眠也有不錯的效果, 但比較麻煩的是會引致胃口和體重增加, 有部分患者也容易腳腫。 最近香港來了一隻非常嶄新的助眠藥物, 能夠有效地幫助入睡和減少半夜醒來, 不是鎮靜劑也不會引起藥物依賴上癮斷藥反應記憶力衰退等等, 也不會引致胃口體重增加。 如果你的情緒是穩定也可以是選擇之一, 在我這數星期的經驗中效果也是不錯,詳細情況可以詢問你的主診醫生。
會員# Larry
針頭恐懼症
病患者男 - 43歲
本人有針頭恐懼多年最近新冠疫苗使我有十分大壓力。
暫時睇唔到政府或機構有呢方面嘅支援,感覺超大壓力好困局⋯⋯
已經要食鎮靜藥,可以如何揾到支援呢?
張逸和 醫生回覆
你好Larry, 謝謝你的查詢!
Covid-19 Delta變種病毒橫行肆虐, 我們作為醫生也在積極推廣打疫苗的原因、好處與風險效益維納。
你也說得對,對針頭恐懼症的支援是十分不足, 一些心理輔導或治療也可以幫到你, 能夠減少一些災難性思想或者逃避行為。 你只需要找一位心理學家或者精神科醫生也可以得到適當的支援。
會員#26140 JH
懷疑抑鬱
病患者男 - 26歲
兒子職業會計,工作非常忙碌,每晚睡眠時間只有3至5小時。不開心時脾氣暴燥,在家常發脾氣。每次因事發脾氣都維持很多天,導致睡眠質素差,亦引致惡性循環。
最近一次是昨天,星期六不用上班,下午在房間睡覺。他母親進入他的房間放回洗淨衣服,順便問他是否在家吃晚飯。他說被吵醒,尌母親用粗口破口大罵。跟著外出。晚上把家中所有電氣開著,深夜2時左右把我們吵醒便回房睡覺。今早直至下午2時出房門,我好言跟他解釋昨天的事但他不接受,更將家裡的東西破壞,例如潑水在媽媽牀上,把家裡的東西倒在地上等,說不想見到媽媽。上述近似例子以往都發生多次,有數年了。
他常把事情收埋,不向別人傾訴。我怕他這是抑鬱症,但又不敢勸他睇醫生,情況令人擔憂,請問張醫生我現在可做些甚麼幫他?謝謝。
張逸和 醫生回覆
你好謝謝你的查詢!
懷疑家人有情緒問題, 其實最簡單的方法是帶他去看醫生, 由專業人士去解釋精神醫學上的問題遠遠勝過你親自去做, 無論是說服力專業程度權威等等也是比較適合。
重點是怎樣勸服令他自己願意去接受診斷評估和治療, 其實方法有好多種, 有軟有硬或者軟硬兼施, 在這裏不能詳述哪一個方法是最好的。 因為每個患者嘅性格情緒狀態家庭狀況和關係也有所不同, 一旦方法用錯就可能帶來嚴重後果,令他更抗拒接受治療。 其實你和其他家人只需要找一個精神科醫生面對面詳談兒子情況, 讓醫生決定哪一個方法比較適合增加成功機會。
有時勸服他的不一定是父母, 可以是他的女朋友或者尊敬的長輩或者導師。 有時如果他對精神醫學比較敏感,覺得比較容易被人歧視,也有其他比較間接的方法, 讓他尋求援助, 例如輔導員或者心理學家也可以, 情況嚴重的話他們也會轉介精神科醫生去跟進。 有些患者會比較擔心自己的身體狀況, 例如記性很差甩頭髮也可以成為切入點, 當患者受著情緒困擾成功機會會比較大的, 我相信他已經知道他的行為已經影響了身邊的人,或許他是在逃避的, 如果能夠找出他的矛盾點成功機會也是比較大的。
以上應該希望可以幫到你
上一頁
下一頁
醫務信箱
致 張逸和醫生 提問:
名稱:
E-mail
標題:
患者年齡:
患者性別:
男
女
詳細問題
** 相關提問將轉至睇中醫網獲取更多專業意見
普通科門診
兒科
婦產科
小兒外科
耳鼻喉科
皮膚及性病科
眼科
腸胃肝臟科
骨科
精神科
心臟科
泌尿外科
外科
老人科
腎病科
血液及血液腫瘤科
家庭醫學
心胸肺外科
內科
風濕病科
腦神經科
腦外科
感染及傳染病科
內分泌及糖尿科
麻醉科
內科腫瘤科
職業醫學
免疫及過敏病科
呼吸系統科
放射科
社會醫學
臨床腫瘤科
整形外科
病理學
深切治療科
急症科
核子醫學科
脊骨神經科(脊醫)
牙科
Close
简体中文
搜尋醫生
按區搜尋
專科分類
尋醫報告
醫護資訊
疾病與病徵
醫務信箱
即時提問
使用條款
私隱聲明
關於我們
官方網站
Close
醫生資料
發表尋醫報告
診所地圖
醫生文章
醫生名片
搜尋醫生
尋醫報告
醫務信箱
醫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