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15450 ] Ms lai
著高跟鞋拗柴
於早前曾查詢於四月期間,著高跟鞋拗柴同時發現背部下方有輕微疼痛,三個月後痛楚加據致失眠及步行亦有痛楚,而痛楚有時亦會延伸到臀部及雙腳之後有睇專科醫生檢查後表示背部肌肉扭傷及轉介做物理治療,另外亦已臥床休息接近三個月,一個星期前發現臀部中間尾龍骨亦感到痛楚,感謝各醫生解答。
於受傷期間曾照磁力共振,專科醫生表示報告無任何異狀,表示背部肌肉扭傷,並可能有發炎情況,故曾處方消炎藥;而於物理治療中心檢查表示脊骨第三至五節緊,曾用徒手鬆骨,亦試過電療針灸全未有明顯改善,曾試過拉腰反而更痛。
亦曾試過服藥後,多次於凌晨突然非常痛並到急症室求醫,並專介到醫院專科排期。
約一星期前到專科醫生覆診,曾表示痛楚仍然延伸到大腿、小腿,但醫生表示建議復工,而且情況應該康復,需復工鍛鍊肌肉。
於數天前痛楚未有改善,於朋友協助下到中醫求診,照X Ray 後,發現頸骨變直,脊骨第三至六節向右傾斜並向左扭,表示應該急性扭傷引致。
請問建議接受什麼類型治療?日常需要注意什麼,如:戴頸箍?
此外,因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及處理突發事件,是否不應急於復工?
Thank you
於受傷期間曾照磁力共振,專科醫生表示報告無任何異狀,表示背部肌肉扭傷,並可能有發炎情況,故曾處方消炎藥;而於物理治療中心檢查表示脊骨第三至五節緊,曾用徒手鬆骨,亦試過電療針灸全未有明顯改善,曾試過拉腰反而更痛。
亦曾試過服藥後,多次於凌晨突然非常痛並到急症室求醫,並專介到醫院專科排期。
約一星期前到專科醫生覆診,曾表示痛楚仍然延伸到大腿、小腿,但醫生表示建議復工,而且情況應該康復,需復工鍛鍊肌肉。
於數天前痛楚未有改善,於朋友協助下到中醫求診,照X Ray 後,發現頸骨變直,脊骨第三至六節向右傾斜並向左扭,表示應該急性扭傷引致。
請問建議接受什麼類型治療?日常需要注意什麼,如:戴頸箍?
此外,因工作需要長時間站立及處理突發事件,是否不應急於復工?
Thank you
戴鏗晉醫生回覆:
11/16/2015
11/16/2015
專科醫生是指骨科專科醫生?? 如果由4月至現在也是諮詢同一個醫生但沒有大進展,建議應諮詢其他專科醫生尋求2nd opinion。至於中醫說頸骨變直,需否戴頸箍等,如果閣下沒有任何徵狀(如頸痛、手痺等),為何要處理這個問題?反之,戴腰封卻會幫助保護腰骨免再受傷。
網上問症只能作為參考,相信閣下亦知道自己的病況及痛楚有漫延及惡化的趨勢,雖知道醫生臨床問症及檢查同樣重要,加上閣下曾照MRI,建議盡快帶備MRI找信任的脊醫或骨科接受臨床檢驗,過去數月的疼痛變化及曾接受的物理治療項目通通告知醫生作為參考,先確定痛楚原因才能定下治療方案。
祝早日康復!
戴鏗晉脊骨神經科醫生
網上問症只能作為參考,相信閣下亦知道自己的病況及痛楚有漫延及惡化的趨勢,雖知道醫生臨床問症及檢查同樣重要,加上閣下曾照MRI,建議盡快帶備MRI找信任的脊醫或骨科接受臨床檢驗,過去數月的疼痛變化及曾接受的物理治療項目通通告知醫生作為參考,先確定痛楚原因才能定下治療方案。
祝早日康復!
戴鏗晉脊骨神經科醫生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不能作診症用途,
請與家庭醫生查詢並作出適合治療。
如有身體不適請即求診,切勿延誤治療。
若資料有所漏誤,本網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請與家庭醫生查詢並作出適合治療。
如有身體不適請即求診,切勿延誤治療。
若資料有所漏誤,本網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手指尾麻痺 : 肌電圖神經線檢查
醫生您好!我近己看了政府醫生,並己預約做肌電圖神經線檢查,但政府應排期13個月,因此醫生轉介信我自找私家檢查比.......cheng,kwantung : 手指尾麻痹
戴醫生您好,上次我因左食、中指尾麻痺諮詢,您百忙中已給我回复,若我做肌電圖神經檢查哪裡有這項檢查?費用多少?謝.......cheng : 左手食指丶中指麻痺。
左食、中指尾麻痺約3O天左右,己做腦CT檢查,腦無問題,是否脊椎有問題,有醫生建議看神經科,懇請戴醫生幫我建議.......Danny : 手痺痛,肩頸不適
手痺痛問題一直存在,看過好多醫生,但一直不能醫好,請問醫生我的手是否不能醫治.......Debby Chow : 肩頸膊伴隨頭暈頭痛,屢次求醫未有改善
醫生好, 本人於上年9月開始肩頸膊痛,伴隨頭痛頭暈失眠,頭部好像輕飄飄的感覺,左手偶然手痺。曾經照過X .......jenny : 肌肉神經痛原因
請問我現在有坐骨神經痛的病徵 (痺痛由背脊, PAT PAT 去到脚底) 但醫生話我是肌肉神經痛, 兩者有冇關.......Angel Wong : 坐骨神經痛
您好,醫生: 本人坐骨神經痛已經很久了, 以前做過針炙及鐡打無效,最近也找過氣功師,但也幫不了,不知怎麼.......Alex Leung : 左手經常麻
左手經常麻,是甚麼原因? 如何治療?....... 發出提問使用細則
致戴鏗晉醫生 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