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聽到「社交焦慮症」,不少人士的第一印象就是一些典型「隱閉青年」的行為,例如經常躲在家中,不與外人接觸等。但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指,臨床上社交焦慮症的徵狀多樣化,並非所有患者的徵狀會去到上述的嚴重程度,當中部份只在面對異性或身份地位較高人士時,才會出現焦慮的表現。
每當提起焦慮症時,最常聽到的便是「經常焦慮症」。而有些人會把一切關乎焦慮的問題當成經常焦慮症,但其實不同焦慮症的病徵各有不同。經常焦慮症的觸發點因人而異,沒有特定的對象或場合;而社交焦慮症卻是在特定的社交場景下觸發。舉例來說,社交焦慮症的患者一個人在家是沒有問題的,但如果突然有位他不熟悉的人將要來訪,患者會渾身不自在。值得注意的是,患者亦有可能會同時患上兩種焦慮症。
一般人出席陌生或重要的社交場合時,難免會有輕微緊張,這種緊張感通常較短暫。但社交焦慮症患者卻會從得知要參加某個社交場合起,直到活動當日都處於焦慮狀態,並擔心外人對他有負面想法。當患者感到焦慮時,大多數會伴隨著一些生理症狀,如面紅耳熱、異常冒汗、口齒不清、喉嚨不適、心跳加速、呼吸困難等。這些症狀會使患者感到尷尬,並令焦慮感擴大,形成惡性循
大部分社交焦慮症患者的發病年齡在14至16歲。他們踏入中學階段需要接觸的人數及所需的社交技巧與以往大為不同,特別是他們需要跟同學合作課題研究,容易促使焦慮症狀出現。有些患者會以逃避的方法應付上學的生活,如盡量減少與人有眼神接觸,休息午飯時會獨自一人,亦有些患者因結識到朋友而能夠順利度過學生生活。此外,患者的家人都會認為他們是性格容易害羞,因此較少患者在這個時期求醫。
然而,當他們完成學業,開始找工作時,便要再次面對這個難關。由於在工作面試時需要跟陌生人單對單,甚至同時有多位面試人員,而且不能預計面試時的內容,對於患者帶來十分大的壓力。曾有一位患者在大學畢業後,因在見工時出現社交焦慮,甚至身體不適。於是他跟家人說想進修裝備自己,但選擇的都是一些遙距課程。過了3至4年,在家人的壓力下要求找工作,當他再次面對這個問題時,終於決定求醫。
要改善社交焦慮症情況,醫生一般會透過藥物治療,如「血清素調節劑」(SSRI)和「血清素及腦腎上腺素調節劑」(SNRI)。藥物可以幫助患者減少緊張病徵,更有動力接受其他治療,例如心理治療、行為治療及社交訓練等。患者需要學會放鬆自己,並循序漸進的進行社交訓練,令日後在社會工作時更易面對不同的社交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