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睇醫生網首頁
健康手記 >> 心臟科醫生邊個好
心臟科醫生邊個好?收費幾多錢?尋醫報告有乜推介?

【心臟科醫生邊個好】收費幾多錢?報告有乜推介!即時Whatspp預約

香港現時約有300名心臟科註冊醫生,除了醫管局轄下4間提供心臟科服務的公立醫院外,私家醫院及私人診所亦有提供心臟科專科服務。SeeDoctor為你詳盡解釋心臟科醫生的工作範疇、公私營心臟科診所名單及收費等資訊。

目錄
心臟科醫生與全科/家庭醫生有甚麼分別?
哪些情況需要看心臟科醫生?
公立、私家醫院及診所心臟科醫生哪個好?
心臟科醫生收費如何?項目及價格參考
4間提供心臟科的公立醫院
11間私家醫院心臟科醫生名單
私人執業心臟科醫生診所名單
心臟科醫生邊個好?
即時WhatsApp 特快預約心臟科醫生
看心臟科醫生的流程如何?
看心臟科醫生前有甚麼注意事項?
心臟科醫生常見問題
心臟科疾病保險保障範圍
保險索償有甚麼注意事項?

心臟科醫生與全科/家庭醫生有甚麼分別?

一般醫科畢業生必須完成醫科本科課程及實習工作,才能取得註冊醫生資格,並再接受至少6年的心臟科專科培訓,合共至少12年。完成專科考試後,方可獲得資格註冊成為心臟科專科醫生。

心臟科涵蓋範圍廣泛,包括兒童心臟科、成人心臟科及心胸肺外科。兒童心臟科醫生專門為兒童病人進行心臟檢查,如心電圖和心臟超聲波,並提供適當的治療,包括安裝心臟起搏器和除顫器等。心臟科專科醫生主要為成年病人診斷和治療冠狀動脈疾病、充血性心臟衰竭、心律異常及心瓣膜病等常見心臟疾病。心胸肺外科醫生則主要施行針對胸腔器官(包括心臟、肺部、胸壁和橫隔膜)的手術,如搭橋手術。

目前全港約有300名心臟科註冊醫生。由於心臟科專科醫生的實習和培訓時間主要集中在處理心臟相關疾病,加上其他專業訓練,因此他們在處理心臟問題方面的經驗通常比全科醫生更為豐富。

哪些情況需要看心臟科醫生?

若出現以下症狀,建議盡快約見心臟科專科醫生作會診及治療:

  • 胸痛
    • 特別是持續性、壓迫感或伴隨其他症狀(如出汗、噁心)的胸痛。
  • 呼吸困難
    • 在日常活動中或靜止時感到呼吸困難。
  • 心悸
    • 感覺心跳不規則、過快或過慢。
  • 嚴重疲勞
    • 無明顯原因的持續疲勞感,特別是在活動後加重。
  • 水腫
    • 腳踝、腿部或腹部的腫脹,可能與心臟功能不全有關。
  • 晕厥或暈眩
    • 突然失去意識或感到暈眩的情況。
  • 高血壓
    • 持續性高血壓或難以控制的情況。
  • 家族病史
    • 家族中有心臟病、心臟病史或其他心血管疾病的情況。
  • 心臟病檢查
    • 在常規體檢中發現異常心臟聲音或其他心臟問題。
  • 心臟病的後續護理
    • 已知心臟病患者需要定期檢查和隨訪。

如出現以上情況,建議及早就醫,尋求心臟科專家的幫助。

公立、私家醫院及診所心臟科醫生哪個好?

全港約有接近300名心臟科專科醫生,分別在公立醫院、私家醫院及診所執業。公立醫院的醫生由醫院管理局聘用,而私家醫院及診所則由私人執業醫生提供服務。市民可根據個人需要,選擇公營或私營機構的心臟科醫生,兩者的優缺點如下:

  公立醫院 私家醫院或診所
優點
  • 價錢便宜
  • 價格固定統一
  • 輪候時間短
  • 無需轉介
  • 病人自主性較高
  • 病人可自由選擇
缺點
  • 輪候時間長
  • 需轉介
  • 病人自主性較低
  • 隨醫方分派服務
  • 價錢昂貴
  • 收費各有不同

心臟科醫生收費如何?項目及價格參考

若遇到耳鼻喉方面的問題,市民可以向公營或私營的心臟科專科醫生求診。醫管局及衛生署的收費採取統一標準,符合資格人士首次求診專科診所的收費為HK$135,其後每次診症為HK$80,每種藥物的價格為HK$15。此外,不同私家心臟科醫生的診症費用差異較大,通常在HK$600至HK$2000之間。常見治療項目,如心臟疾病診斷、通波仔、搭橋等費用可由$2,000起,至數十萬元不等。藥物及其他治療可能會有另加收費,詳細收費項目建議致電相關診所查詢。注意,若進行手術治療,可能需要支付住院期間的房費及其他醫療用品的開支。在選擇醫生時,請考慮自身的負擔能力及保險保障範圍。

4間提供心臟科的公立醫院

11間私家醫院心臟科醫生名單

養和醫院
香港跑馬地山村道二號養和醫院李樹芬院六樓
Tel:2835 7899
  • 專科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09:00至17:00
    • 星期六09:00至13:00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 心臟科醫生:黃曜東醫生/何鴻光醫生/鄭翊侃醫生/周慕慈醫生/陳良貴醫生/陳漢鏵醫生/郭安慶醫生
香港港安醫院
香港司徒拔道四十號
Tel: 2835 0578/WhatsApp 5599 6797
  • 專科應診時間
    • 盧家業醫生:星期一09:00-12:00/星期二、四、五09:00-16:40/星期三09:00-16:40; 18:00-20:40/星期日09:00-12:20
    • 鄭長華醫生:星期二、三09:00-13:00/星期四18:30-20:30
    • 馮永康醫生:星期一、三、五09:00-12:00/星期二、四09:00-13:00
    • 梁永雄醫生:星期三14:30-15:50
    • 高立忻醫生:星期五14:30-16:10
    • 金天任醫生:星期一、四09:00-12:00
    • 高德謙醫生:星期一14:30-16:10/星期五09:00-12:00
    • 王國耀醫生:星期二09:00-12:00
    • 趙瑞華醫生:僅限預約
  • 心臟科醫生:盧家業醫生/鄭長華醫生/馮永康醫生/梁永雄醫生/高立忻醫生/金天任醫生/高德謙醫生/王國耀醫生/趙瑞華醫生
港怡醫院
香港黃竹坑南風徑1號A 座地下 — 診所 F
Tel: 3153 9193/6452 3581 (只限WhatsApp訊息)
  • 專科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 08:00至18:00
    • 星期六 08:00至13:00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全日休息
  • 心臟科醫生:謝德新醫生/陳柏羲醫生/奚小嫻醫生/吳基恩醫生/蕭頌華教授/謝鴻發教授/姚啟恒教授/翁思宇醫生
嘉諾撒醫院
香港舊山頂道一號
Tel: 9722 0151
  • 專科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09:00至17:00
    • 星期六09:00至13:00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 心臟科醫生:林逸賢醫生/曾子欣醫生
仁安醫院
新界沙田大圍富健街18號仁安醫院大樓一樓
Tel: 2608 6777
  • 專科應診時間:
    • 陳志遠醫生:星期二09:30-12:00;15:00-17:00/星期三、四15:00-17:00
    • 張誠謙醫生:星期一、四、五09:30-12:30/星期三15:00-18:00/星期六14:30-16:30
    • 黎偉強醫生:星期一、四15:00-18:00/星期二、三10:00-13:00/星期六09:30-12:30
    • 林釗華醫生:星期一、三、四10:00-12:30/星期二10:00-12:30;16:15-18:00/星期五10:00-12:30;15:00-18:00/星期六09:30-13:00
    • 李少隆醫生:星期一至五15:30-18:00
    • 姚少峰醫生:星期六14:30-16:30
    • 袁孟豪醫生/李淑嫻醫生/潘錦霞醫生/潘錦霞醫生:需預約安排
  • 心臟科醫生:陳志遠醫生/張誠謙醫生/黎偉強醫生/林釗華醫生/李少隆醫生/姚少峰醫生/袁孟豪醫生/李淑嫻醫生/潘錦霞醫生/潘錦霞醫生
荃灣港安醫院
荃灣荃景圍199號
Tel: 2275 6915
  • 專科應診時間:
    • 陳惠玲醫生:星期一13:30-15:00/星期四08:30-10:30
    • 符朝麗醫生:星期二09:30-12:00;14:00-16:00/星期四14:30-16:00/星期日09:00-11:30
    • 周榮興醫生:星期一、三、五10:00-12:00;14:00-16:00
    • 何國棟醫生:星期一、三、五09:30-12:00;14:00-16:30/星期二、日09:30-12:00/星期四14:00-16:30
  • 心臟科醫生:陳惠玲醫生/符朝麗醫生/周榮興醫生/何國棟醫生
香港中文大學醫院
香港新界沙田澤祥街 9 號
Tel:3946 6888
  • 專科應診時間:
    • 陳裕豪醫生:星期一 09:00-13:00;14:00-17:00/星期四、六09:00-13:00/星期三14:15-17:00/星期五14:00-17:00
    • 甄秉言醫生:需預約
    • 李沛威醫生:星期二14:00-17:00
    • 林焯森醫生:星期一、四14:00-17:00
    • 鄭裕康醫生:星期二14:00-17:00/星期三、五、六09:00-13:00
    • 馮以文醫生:星期五13:00-17:00星期一至五 09:00至17:00
  • 心臟科醫生:陳裕豪醫生/甄秉言醫生/李沛威醫生 / 林焯森醫生 / 鄭裕康醫生 / 馮以文醫生

私人執業心臟科醫生診所名單

目前,SeeDoctor 資料庫中列出的私人執業心臟科註冊醫生超過160名,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何鴻光醫生
謝德富醫生
蘇睿智醫生
男醫生
香港區 - 心臟科醫生名單
九龍區 - 心臟科醫生名單
新界區 - 心臟科醫生名單

心臟科醫生邊個好?

要尋找優秀的心臟科醫生,首先可以參考醫生撰寫的 醫生文章醫生視頻信箱答問,這些資源能提供對病症的分析和治療方案建議,幫助你更好地了解病情。接著,可以查閱醫生的履歷和專業範疇,最後查看 SeeDoctor 的尋醫報告,根據過往病患者的治療經驗分享,尋找適合的醫生。此外,詢問身邊的家人、朋友或醫護人員的意見,也能幫助你找到最受推薦的心臟科醫生。

即時WhatsApp 特快預約心臟科醫生

若擔心病情延誤治療,可以使用 SeeDoctor 的 WhatsApp 特快預約服務,即時預約心臟科醫生進行諮詢。

看心臟科醫生的流程如何?

在本港,如需預約及看心臟科專科醫生,詳細的流程如下:

  • 初步評估

    • 就診原因:確定需要就診的具體原因,如胸痛、心悸或血壓異常等症狀。
    • 醫生評估 :通常由家庭醫生進行初步評估並轉介至心臟科專科。
    • 緊急情況 : 如果出現急性心臟問題,應立即前往急診部接受治療。
  • 選擇醫生

    • 你可以選擇公營醫療(如醫院管理局的專科診所)或私營醫療(私家診所或醫院)。
    • 查閱相關資料,如醫生的評價、專業背景等。
  • 預約診症

    • 公營醫療:通常需要通過家庭醫生轉介,然後預約專科診所。
    • 私營醫療:可直接聯絡診所/醫院進行預約。
  • 就診

    • 到診所或醫院:按約定時間到達,醫生會進行詳細的病歷詢問和身體檢查。
    • 病歷詢問:醫生會詢問病史、症狀及家族病史。
  • 檢查

    • 身體檢查:包括心臟聽診、血壓測量等基本檢查。
    • 輔助檢查:根據需要,可能會安排心電圖(ECG)、超聲心動圖或其他檢查。
  • 診斷與治療

    • 醫生會根據檢查結果給出診斷,並提供相應的治療方案或建議。
  • 覆診及轉介

    • 覆診安排: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治療需要或其他專科的需求,醫生會安排覆診。
    • 轉介:在適當情況下,醫生可能會轉介病人到其他專科醫生或安排化驗檢查。
  • 定期檢查

    • 監測健康:根據病情,可能需要定期檢查以監測心臟健康。
  • 藥物及治療

    • 依照醫生的建議,使用處方藥物或接受其他治療。

看心臟科醫生前有甚麼注意事項?

向心臟科醫生求診前,為確保過程更順利,病人應注意以下事項:

  • 準備病歷資料

    • 準備好自身的病歷資料,包括過往病史、現有症狀及用藥情況。
  • 症狀記錄

    • 記錄近期的症狀,包括發作頻率、持續時間和嚴重程度,方便醫生評估。
  • 選擇合適的醫療機構

    • 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公營或私營醫療機構,並查閱醫生的專業背景及評價。
  • 預約安排

    • 提前預約就診時間,特別是在公營醫療系統中,可能需要家庭醫生的轉介。
  • 帶齊所需文件

    • 攜帶身份證明文件、醫療卡及任何相關的檢查報告。
  • 注意飲食及藥物

    • 如果需要進行特定檢查或治療,遵從醫生的指示,注意飲食及藥物的使用。
  • 收費付款

    • 在預約前,病人可於各醫療機構的網站上查看所需服務的收費,或致電各醫院或診所詢問詳情,以比較不同機構及服務的收費。還需留意付款方式。
  • 準時到達

    • 預留充足時間安排交通,確保按時到達診所,以免影響診療進度。
    • 就診前保持放鬆,減少焦慮,這有助於更好地與醫生溝通。
  • 準備問題

    • 準備好想詢問醫生的問題,確保在診療過程中獲得充分的資訊。
  • 輕便服裝

    • 穿著方便檢查的衣物,因為可能需要進行身體檢查或其他檢查。
  • 陪同人員

    • 如有需要,可考慮帶同家人或朋友陪伴,以便於理解醫生的建議和指示。
  • 轉介信

    • 如需申請保險索償或使用政府服務,可向醫生索取轉介信。轉介信會列明你的病歷、診斷和治療方法等,並會注明轉介的原因或建議。

心臟科醫生常見問題

1.如何預約政府心臟科?

預約政府心臟科醫生時,病人需由普通科醫生、家庭醫生或急症科醫生轉介。病人需要攜帶醫生的轉介信,前往所屬區域的公立醫院心臟科專科部或使用 HA Go App 進行預約。預約的等待時間通常為幾個月至一兩年,具體視乎該醫院的情況而定。

2.政府心臟科醫生是免費的嗎?

政府心臟科醫生並非免費,並非所有人都符合資格求診心臟科專科醫生。病人需由普通科醫生或急症科醫生轉介。符合資格人士首次診症收費為 HK$135,其後每次診症為 HK$80,每種藥物的價格為 HK$15。經濟困難人士如有需要,可以向醫務社工求助,協助處理相關的經濟資助申請。

心臟科疾病保險保障範圍

自願醫保計劃

自願醫保計劃一般涵蓋以下幾個主要保障內容:

1. 住院保障

  • 住院費用:涵蓋住院期間的房費、醫療費用及其他相關費用。
  • 手術費用:包括手術所需的醫療費用及麻醉費。

2. 專科診症

  • 專科醫生費用:包括就診專科醫生的診療費用。
  • 檢查及測試:涵蓋必要的醫學檢查,如X光、CT掃描、MRI等。

3. 藥物保障

  • 處方藥物:涵蓋住院或門診時的處方藥物費用。

4. 日常醫療服務

  • 門診服務:包括門診診療費用和部分日常醫療服務。
  • 預防性檢查:如健康篩查和疫苗接種等。

5. 其他保障

  • 緊急醫療服務:在突發情況下的急救服務。
  • 特定疾病保障:某些計劃可能提供特定疾病的額外保障。

6. 限額及自負額

  • 保險限額:每年或每次住院的保障上限。
  • 自負額:在索償時需要自行承擔的費用部分。

7. 轉介服務

  • 專科轉介:必要時提供專家轉介服務。

**這些保障內容可能因不同的計劃和保險公司而有所不同,建議在選擇計劃時仔細閱讀條款和細則。

醫療 / 危疾保險計劃

醫療 / 危疾保險計劃一般涵蓋以下幾個主要保障內容:

1. 重大疾病保障

  • 列明疾病:保險計劃通常涵蓋特定的重大疾病,如心臟病、中風、癌症、肝病等。
  • 確診賠償:在被診斷為保險計劃內的重大疾病後,受保人可獲得一次性賠償金。

2. 保障金額

  • 保額設定:不同計劃提供不同的保障金額,受保人可根據需求選擇適合的保額。

3. 保障範圍

  • 初次確診:保障通常針對初次確診的重大疾病,部分計劃可能涵蓋復發情況。
  • 醫療費用:部分計劃可選擇涵蓋與重大疾病相關的醫療費用。

4. 住院及手術保障

  • 住院補助:如因重大疾病住院,可能提供住院日數的補助金。
  • 手術補助:涵蓋因重大疾病所需的手術費用。

5. 附加保障

  • 輔助治療:某些計劃可能提供輔助治療的保障,如物理治療或心理輔導。
  • 健檢服務:部分計劃可能包括定期健康檢查的保障。

6. 等待期

  • 等待期條款:在投保後的一段時間內,若確診重大疾病,可能無法索償。

7. 自負額及限額

  • 自負額:在索償時,受保人需自負的費用部分。
  • 賠償限額:不同疾病或治療的賠償上限。

**這些保障內容可能因不同的保險公司和計劃而有所不同,建議在選擇計劃時仔細閱讀條款和細則。

保險索償有甚麼注意事項?

保險索償時,有以下幾個注意事項:

1. 檢查保單條款

  • 了解保障範圍:仔細閱讀保單,了解哪些情況可以索償,哪些情況不在保障範圍內。

2. 收集相關文件

  • 必要文件:準備好所需的文件,如醫療報告、診斷證明、收據和保單副本等。

3. 及時報告

  • 索償期限:在事故發生後,應儘早通知保險公司,並遵循索償期限。

4. 詳實填寫索償申請

  • 準確信息:在索償申請表中提供準確、詳細的信息,避免遗漏或錯誤。

5. 保留原始收據

  • 收據保留:保留所有醫療費用的原始收據,並確保收據上有醫生的簽名或印章。

6. 保持聯繫

  • 與保險公司溝通:在索償過程中,保持與保險公司的溝通,隨時查詢進度。

7. 了解自負額

  • 自負額影響:清楚了解保單中的自負額規定,計算實際可以索償的金額。

8. 準備應對查詢

  • 補充資料:保險公司可能會要求提供額外資料,準備好以便及時回應。

9. 考慮專業意見

  • 法律或專業建議:如有需要,考慮尋求法律或保險專業人士的意見。

10. 保持記錄

  • 索償記錄:保存所有與索償相關的文件和通信記錄,以備將來查詢。

遵循這些注意事項,可以提高索償成功的機會,並減少不必要的麻煩。

醫護研習組 Update: 2025
Copyright©2025 www.seedoctor.com.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