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睇醫生網首頁

疾病與病徵 - 冠心病


冠心病
[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

「冠心病」的全名為「冠狀動脈心臟病」。
冠狀動脈是一組血管,供應氧氣以及營養給心臟肌肉,來維持心臟的運作,因血管的分佈形狀似皇冠而得名。
若因某種原因而令冠狀動脈血管腔內收窄或閉塞,供應給心臟的血流會減少而導致心臟肌肉缺氧,就是冠心病。當冠狀動脈閉塞情況愈來愈嚴重,會引發心絞痛以至致命的心肌梗塞 (俗稱心臟病發) 。繼癌症後,心臟病已成為本港第二號殺手疾病。冠心病是心臟病中的主要類別,據衞生署2007年的資料顯示,冠心病的死亡人數佔心臟病總死亡人數69.4%。

當血液中的脂肪性物質(由蛋白和脂肪結合體「脂蛋白」、膽固醇、和其他細胞廢物組成)凝聚在冠狀動脈血管內壁,稱為動脈粥樣硬化,這情況使血管收窄,甚至閉塞,血液運行不暢順,令心肌得不到足夠的氧氣以及營養,導致心臟肌肉缺氧以至壞死,可令心跳停頓而死。
冠心病危險因素可分三類﹕
(一) 無可避免的危險因素
老化過程﹕隨年齡增長,心血管系統的功能續漸下降;
性別﹕有研究指出,50歲以下男士死於冠心病者,比同年齡的婦女高出3-5倍,但50歲或絕經期之後,性別間的差別便會縮小;
遺傳﹕若父母、兄弟或姊妹曾患心臟病或中風,患上冠心病的機率會較高;
種族差異﹕歐美國家比香港人高;
社會背景﹕都市人口密集,生活繁忙,精神緊張,增加心臟負荷等;
 (二)可治療的危險因素 高血脂﹕容易引致膽固醇積聚,導致動脈粥樣硬化,使血管腔狹窄,甚至栓塞;
高血壓﹕令血管壁硬化及增厚,血管腔內因而收窄,減慢血流;
糖尿病﹕血糖的水平增高時,容易令血管受損和變硬;
 (三)可避免的危險因素
 吸煙﹕煙中的尼古丁刺激產生激素,以致心跳加速,血管收縮。而吸入一氧化碳會令到心肌的含氧量降低,一氧化碳和尼古丁也能增加血小板黏度,較易形成凝塊,損傷血管內壁,使它們容易發生動脈硬化;每天吸煙20支的女性心臟病發機會較非吸煙者高6倍;
肥胖﹕相對於正常體重人士,肥胖者患上冠心病的風險增加2至3倍;
缺乏運動﹕運動能增加血管的彈性,減低血管硬化的機會,因此缺乏運動會減低心血管的功能;
精神緊張﹕緊張會令心跳加快、肌肉緊張、血壓上升,誘發冠心病;
飲食習慣﹕過量食用太肥、太鹹、太甜的食物,或飲用酒精,均會令血膽固醇升高、血管硬化,引致高血壓和冠心病。

建立及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可以維持血管平滑及其彈性,令血流暢順,是保持健康體魄的良方。
若做到以下的良好生活習慣便能大大的減低患冠心病的風險:
- 不吸煙 / 立即戒煙
- 每天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
- 保持心境輕鬆,避免過度緊張,培養健康身心的活動,減低精神壓力
 加強控制
- 體重: 許多醫學研究證實,肥胖會增加患病的風險。體重指標(BMI) 是國際公認衡量個人肥胖程度的客觀指標,一般亞洲成年人的正常範圍是18.5-22.9,大家應有計劃地透過飲食及運動保持理想的體重以防肥胖
- 膽固醇水平: 透過飲食調節及運動控制血膽固醇水平,過高者應向醫生求診,可能需要藥物協助
- 血壓及血糖水平: 徹底地調節血壓及血糖達致合理水平,如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者,更應該依從醫師指示服藥
 均衡飲食
- 少鹽: 攝取過多鹽份,可導致血壓升高,應減少選擇鹽份高的食物,包括加工及醃製食品,醬料等
- 少糖: 避免進食高糖份的食物及飲品,減少「空能量」食物的攝取;空能量食物指一些只能提供熱量但不能提供其他營養素的食物,精製糖便是空能量食物
- 低脂: 減少進食脂肪含量高的食物
- 多吃蔬果及高纖維素的食物,不但防止便秘及減少脂肪吸收,亦有助控制血膽固醇和血糖水平
定期檢查,及早發現健康問題:
- 血壓
- 血脂及膽固醇
- 血糖

若高危人士及出現懷疑徵狀的人士,應儘快向家庭醫生求診,并定期接受檢查。醫生會進行臨床評估,摘取病史及進行臨床檢查包括量血壓、血液檢驗、尿糖及尿蛋白等,其他相關檢查可包括以下各項:
心電圖: 是描繪心臟電流活動的紀錄,從中可觀察出是否有某類型心臟病的特殊改變
運動心電圖 (運動檢驗): 倘若徵狀常於運動情況下出現,醫生會安排病人在跑步或踏單車運動過程中持續測量心電圖,以知心臟有否缺血現象
心臟超聲波: 從影象中可偵察各部份心肌活動情况,得知心臟功能等
非介入性心臟顯影,例如磁力共振掃描或電腦掃描
心導管及冠狀動脈造影: 觀察冠狀動脈的收窄程度,在局部麻醉下醫生會在病人的腹溝股(或手) 刺針,將導管伸到心臟,注入顯影劑,在x光協助下,又觀察冠狀動脈腔內的輪廓,便以知其收窄程度。併發症可包括顯影劑過敏、出血、心臟病發、死亡等。

一般分為藥物治療、介入導管治療及心臟手術治療。但無論採用那種治療,病人本身必須保持良好生活習慣配合, 如戒煙、健康飲食、經常運動等以及保持理想體重。 藥物治療: 利用藥物將心臟負荷減低,增加心肌血液的供應。視病情需要,醫生可能用以下的藥物類別,如﹕
亞士匹靈: 用以降低血液粘稠度,減慢或預防冠狀動脈阻塞
b受體阻滯劑: 減慢心跳及降血壓之用,藉以減低心臟負荷
血管擴張劑: 擴張血管並減低心臟負荷,藥物有不同形式,如含於舌下的藥片、噴劑、藥貼等
血管緊張素轉換酵素抑制劑 (ACEI): 降血壓藥的一種,可減慢冠心病的併發症
利尿劑: 藉利尿減少血循環量,以減低心臟負荷
鈣離子拮抗劑: 降血壓藥的一種,可增加冠狀動脈的血流
需要時,醫生亦會為血膽固醇高的病人處方降膽固醇藥
介入導管治療:
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俗稱通波仔): 將收窄的血管擴張,增加心臟功能,令心絞痛減少。當心導管及冠狀動脈造影時,確定有嚴重收窄、阻塞的部位,醫生會施行介入治療術,以特製球囊擴張血管並放入合適的支架,保持血管暢通。介入治療術亦可用於急性冠心病發作時,以拯救生命。併發症可包括出血、心臟病發、中風、死亡等。
心臟手術治療:
血管繞道手術 (俗稱搭橋手術): 是一項開胸的外科大手術。醫生利用從病人身體其他部份摘取的血管接駁做成橋樑,讓血流繞過阻塞部位,將血流由主動脈經橋樑帶到受損的心肌。手術可引致嚴重的併發症, 應與醫生詳細商討。


藥物治療心臟科疾病
[ 心臟科 ] 洪裕德醫生
高血壓、冠心病及心臟衰竭為常見的心臟科疾病,醫生一般建議病人服用Beta受體阻滯劑改善病況。   對於高血壓病人,.......
心律不齊應及早醫治 發燒噪音可引發心臟猝死
[ 心臟科 ] 莫毅成醫生
心臟猝死病發前毫無徵兆,普通如跑步、發燒,甚至行雷巨響均有可能成為病發的誘因。年輕患者如杜先生便曾因坐車時,有車響號而心.......
心臟衰竭治療選擇多 患者記住問清楚
[ 心臟科 ] 張誠謙醫生
心臟衰竭患者除了需要承受各種症狀帶來的困擾外,一旦病情控制不理想,更要擔心猝死的風險。因此,患者應及早接受治療,並且依從.......
及早正視心跳過速
[ 心臟科 ] 羅君健醫生
近日一名長者求診,訴說屢次出現陣發性心跳現象,起初症狀數分鐘便自然消失,但最近發作時間達數小時之久,而且伴隨氣促和輕微頭.......
慎察長者心跳快
[ 心臟科 ] 曾健強醫生
間中心跳變快,這些心悸狀態很多人未必在意,隨年紀漸長,問題不容忽視。因心跳快有機會是心房纖顫徵狀,如不治理,能引致心肌發.......

冠心病信箱答問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不能作診症用途,
請與家庭醫生查詢並作出適合治療。
如有身體不適請即求診,切勿延誤治療。
若資料有所漏誤,本網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Copyright©2024 www.seedoctor.com.hk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