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耳鼻喉科醫生邊個好】收費幾多錢?報告有乜推介!即時Whatspp預約
香港現時約有300名耳鼻喉科註冊醫生,除了醫管局轄下11間提供耳鼻喉科服務的公立醫院外,私家醫院及私人診所亦有提供耳鼻喉科專科服務。SeeDoctor為你詳盡解釋耳鼻喉科醫生的工作範疇、公私營耳鼻喉科診所名單及收費等資訊。
目錄
► 耳鼻喉科醫生與全科/家庭醫生有甚麼分別?
► 哪些情況需要看耳鼻喉科醫生?
►
公立、私家醫院及診所耳鼻喉科醫生哪個好?
► 耳鼻喉科醫生收費如何?項目及價格參考
► 14間提供耳鼻喉科的公立醫院
► 11間私家醫院耳鼻喉科醫生名單
► 私人執業耳鼻喉科醫生診所名單
► 耳鼻喉科醫生邊個好?
► 即時WhatsApp 特快預約耳鼻喉科醫生
► 看耳鼻喉科醫生的流程如何?
► 看耳鼻喉科醫生前有甚麼注意事項?
► 耳鼻喉科醫生常見問題
► 耳鼻喉科疾病保險保障範圍
► 保險索償有甚麼注意事項?
耳鼻喉科醫生與全科/家庭醫生有甚麼分別?
耳鼻喉科是一門專業醫學科別,耳鼻喉科醫生是經過專業培訓,專門治療兒童及成人頭頸器官疾病的醫生。他們處理的範疇包括耳朵、鼻子、喉嚨、甲狀腺的症狀,以及頭部和臉部的健康問題,正式稱為耳鼻喉科專科醫生。
要成為耳鼻喉科醫生,除了需要獲得香港內科醫學院及皇家內科醫學院的認可外,還必須在香港醫務委員會登記,並接受長達三十六個月的內科培訓。在此之後,醫生需在認可的本地培訓機構內,在執業耳鼻喉科醫生的監管下完成至少三十六個月的專科訓練,並通過多次嚴格的專科考試,才能成為耳鼻喉科醫生。
目前,全港共約有300名耳鼻喉科專科醫生。由於他們的實習和培訓時間主要集中在處理與耳鼻喉相關的疾病,加上其他專業訓練,因此耳鼻喉科醫生在處理相關問題方面的經驗通常比全科醫生更加豐富。
哪些情況需要看耳鼻喉科醫生?
若出現以下症狀,建議盡快約見耳鼻喉科專科醫生作會診及治療:
- 耳部問題:
- 持續或嚴重的鼻塞
- 鼻出血
- 影響嗅覺的問題
- 鼻竇炎或反覆的感冒症狀
- 鼻部問題:
- 持續或嚴重的鼻塞
- 鼻出血
- 影響嗅覺的問題
- 鼻竇炎或反覆的感冒症狀
- 喉部問題:
- 持續的喉嚨痛或不適
- 語音改變或聲音沙啞
- 吞嚥困難
- 咳嗽或咳痰
- 平衡問題:
- 突然的眩暈或失去平衡感
- 過敏症狀:
- 嚴重的過敏反應,如鼻子癢、流涕或眼睛癢
如果這些症狀持續或病情出現變化,最好儘早就醫。
公立、私家醫院及診所耳鼻喉科醫生哪個好?
全港約有接近300名耳鼻喉科專科醫生,分別在公立醫院、私家醫院及診所執業。公立醫院的醫生由醫院管理局聘用,而私家醫院及診所則由私人執業醫生提供服務。市民可根據個人需要,選擇公營或私營機構的耳鼻喉科醫生,兩者的優缺點如下:
公立醫院 | 私家醫院或診所 | |
優點 |
|
|
缺點 |
|
|
耳鼻喉科醫生收費如何?項目及價格參考
若遇到耳鼻喉方面的問題,市民可以向公營或私營的耳鼻喉科專科醫生求診。醫管局及衛生署的收費採取統一標準,符合資格人士首次求診專科診所的收費為HK$135,其後每次診症為HK$80,每種藥物的價格為HK$15。此外,不同私家耳鼻喉科醫生的診症費用差異較大,通常在HK$600至HK$1800之間。常見治療項目,如助聽器、中耳炎及聽力評估的費用,從HK$800至HK$3900不等。藥物及其他治療可能會有另加收費,詳細收費項目建議致電相關診所查詢。注意,若進行手術治療,可能需要支付住院期間的房費及其他醫療用品的開支。在選擇醫生時,請考慮自身的負擔能力及保險保障範圍。
14間提供耳鼻喉科的公立醫院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09:00至18:00
- 輪候情況:緊急新症少於1星期;半緊急新症7星期;穩定新症27星期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09:00至17:00
- 輪候情況:緊急新症少於1星期;半緊急新症4星期;穩定新症12星期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09:00至17:00
- 輪候情況:緊急新症少於1星期;半緊急新症4星期;穩定新症12星期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09:00至18:00
- 輪候情況:緊急新症少於1星期;半緊急新症7星期;穩定新症27星期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09:00至17:00
- 輪候情況:緊急新症少於1星期;半緊急新症4星期;穩定新症45星期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09:00至17:00
- 星期六09:00至13:00
- 輪候情況:緊急新症少於1星期;半緊急新症4星期;穩定新症45星期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09:00至17:00
- 輪候情況:緊急新症少於1星期;半緊急新症5星期;穩定新症33星期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09:00至17:00
- 星期六09:00至13:00
- 輪候情況:緊急新症少於1星期;半緊急新症4星期;穩定新症45星期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09:00至13:00;14:00至17:00
- 輪候情況:緊急新症少於1星期;半緊急新症5星期;穩定新症39星期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09:00至13:00;14:00至17:00
- 輪候情況:緊急新症少於1星期;半緊急新症4星期;穩定新症53星期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09:00至17:00
- 輪候情況:緊急新症少於1星期;半緊急新症5星期;穩定新症88星期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09:00至17:00
- 輪候情況:緊急新症少於1星期;半緊急新症5星期;穩定新症39星期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09:00至17:00
- 星期六09:00至13:00
- 輪候情況:緊急新症少於1星期;半緊急新症4星期;穩定新症53星期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09:00至13:00;14:00至17:00
- 星期六09:00至13:00
- 輪候情況:緊急新症少於1星期;半緊急新症4星期;穩定新症53星期
11間私家醫院耳鼻喉科醫生名單
- 專科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09:00至17:00
- 星期六09:00至13:00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 耳鼻喉科醫生:韋霖醫生/何頌偉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劉佳音醫生:星期一至三09:00至13:00;15:00至19:00
- 杜守英醫生:星期二、五08:00至09:00
- 耳鼻喉科醫生:劉佳音醫生/杜守英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黃嘉輝醫生:星期二、日09:00至11:00/星期三13:00至15:00
- 劉偉業醫生:星期一13:30至15:00/星期四13:00至14:30
- 廖壽如醫生:星期三、四09:00至10:30/星期五15:00至16:10/星期日14:00至15:40
- 宋家強醫生:星期一、五09:00至11:10/星期二15:00至17:00/星期日14:00至15:40
- 耳鼻喉科醫生:黃嘉輝醫生/劉偉業醫生/廖壽如醫生/宋家強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 09:00至18:00
- 星期六 09:00至13:00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全日休息
- 耳鼻喉科醫生:劉子榮醫生/劉偉業醫生/盧駿業醫生/馬光漢醫生/鄧志豪醫生 / 簡穎妮醫生/黃雅詩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陳鍵明醫生:星期一08:30至09:30/星期五18:30至19:30
- 周佐治醫生:星期六 08:30至09:30
- 馮泰恒醫生:星期二15:00至15:30/星期五09:00至09:30
- 許由醫生:星期四15:00至17:00
- 劉偉業醫生:星期五14:00至15:00
- 耳鼻喉科醫生:陳鍵明醫生/周佐治醫生/馮泰恒醫生/許由醫生/劉偉業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星期一09:00至13:00;15:00至20:00
- 星期二、四、五09:00至13:00;15:00至19:00
- 星期三、六09:00至13:00
- 耳鼻喉科醫生:陳功毅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星期一、二、四及五09:30至13:00;15:00至18:00
- 星期三 09:30至13:00
- 星期六09:30至15:00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 耳鼻喉科醫生:梁國雄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馮紹基醫生:星期一14:45至15:15/星期三、五10:15至11:00/星期五10:15至11:00/星期六10:30至11:30
- 吳建邦醫生:星期二、四14:45至16:00
- 衞建恒醫生:星期二09:30至10:30/星期五13:30至14:30
- 楊溢邦醫生:星期三08:30至09:30
- 耳鼻喉科醫生:楊溢邦醫生/衞建恒醫生/吳建邦醫生/馮紹基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何偉祺醫生:星期一、三11:30至13:00/星期五17:45至18:45
- 劉德賢醫生:星期一09:00至10:30/星期二、四、五10:00至13:00/星期三14:00至18:00/星期六12:30至16:00
- 李立言醫生:星期二09:00至10:30/星期五13:00至15:00
- 李定漢醫生:星期一12:30至17:00/星期二13:00至17:00/星期三10:00至15:00/星期四14:00至18:00/星期六10:00至13:00
- 麥志強醫生:星期一17:00至18:45/星期五14:00至15:30/星期六14:30至16:00
- 莫兆偉醫生:星期二17:45至18:45/星期四17:00至18:45
- 魏智文醫生:星期四09:00至13:00
- 余協祖醫生:星期五14:30至18:00
- 耳鼻喉科醫生:劉德賢醫生/李立言醫生/李定漢醫生/麥志強醫生/魏智文醫生/溫耀明醫生/黃嘉輝醫生/何峯醫生/何偉祺醫生/陸偉成醫生/莫兆偉醫生/丁顯顒醫生/衛健恒醫生/余協祖醫生/虞瑋翔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劉偉業醫生:星期二09:30至11:30/星期五09:30至10:30
- 廖壽如醫生:星期一14:00至15:00/星期四12:00至13:00
- 丁顯顒醫生:星期一17:00至19:00/星期二17:00至19:30/星期三15:00至16:30/星期五14:30至16:30/星期日10:30至12:00
- 耳鼻喉科醫生:劉偉業醫生/廖壽如醫生/丁顯顒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吳港生醫生:星期一、三及五14:00至18:30/星期二09:30至13:00;14:00至18:30
- 耳鼻喉科醫生:吳港生醫生/何雅兒醫生/何綺雯醫生
私人執業耳鼻喉科醫生診所名單
目前,SeeDoctor 資料庫中列出的私人執業耳鼻喉科註冊醫生超過130名,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周順傑醫生 [耳鼻喉科] 周順傑醫生](/dr_photo/4937.jpg)


![陳穎鈞醫生 [耳鼻喉科] 陳穎鈞醫生](/dr_photo/230.jpg)
耳鼻喉科醫生邊個好?
要尋找優秀的耳鼻喉科醫生,首先可以參考醫生撰寫的 醫生文章、 醫生視頻 及 信箱答問,這些資源能提供對病症的分析和治療方案建議,幫助你更好地了解病情。接著,可以查閱醫生的履歷和專業範疇,最後查看 SeeDoctor 的 尋醫報告,根據過往病患者的治療經驗分享,尋找適合的醫生。此外,詢問身邊的家人、朋友或醫護人員的意見,也能幫助你找到最受推薦的耳鼻喉科醫生。
即時WhatsApp 特快預約耳鼻喉科醫生
若擔心病情延誤治療,可以使用 SeeDoctor 的 WhatsApp 特快預約服務,即時預約耳鼻喉科醫生進行諮詢。
![]() |
盧駿業醫生 [ 耳鼻喉科 ] 怡和大廈 |
![]() |
徐加明醫生 [ 耳鼻喉科 ] 彌敦道26號 |
![]() |
鍾耀基醫生 [ 耳鼻喉科 ] 雅蘭中心一期 |
![]() |
馮泰恒醫生 [ 耳鼻喉科 ] 中環 / 尖沙咀 |
![]() |
邱騏驄醫生 [ 耳鼻喉科 ] 格蘭中心 |
![]() |
林傳廣醫生 [ 耳鼻喉科 ] 中建大廈 |
看耳鼻喉科醫生的流程如何?
在本港,如需預約及看耳鼻喉科專科醫生,詳細的流程如下:
-
評估症狀:首先,評估自己的症狀,確定是否需要看耳鼻喉科醫生。
-
選擇醫生:
- 你可以選擇公營醫療(如醫院管理局的專科診所)或私營醫療(私家診所或醫院)。
- 查閱相關資料,如醫生的評價、專業背景等。
-
預約診症:
- 公營醫療:通常需要通過家庭醫生轉介,然後預約專科診所。
- 私營醫療:可直接聯絡診所/醫院進行預約。
-
就診:
- 按約定時間到診所或醫院就診,醫生會進行詳細的病歷詢問和檢查。
-
檢查:
- 身體檢查:包括耳、鼻、喉的檢查,可能使用內窺鏡等設備。
- 輔助檢查:根據需要,可能會安排聽力測試、其他檢查等。
-
診斷與治療:
- 醫生會根據檢查結果給出診斷,並提供相應的治療方案或建議。
-
覆診及轉介:
- 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治療的需要,醫生會為病人安排覆診。在適當的時候或根據病人的需求,醫生也可能提供轉介到其他專科醫生或化驗檢查。
-
藥物及治療:
- 依照醫生的建議,使用處方藥物或接受其他治療。
看耳鼻喉科醫生前有甚麼注意事項?
向耳鼻喉科醫生求診前,為確保過程更順利,病人應注意以下事項:
-
準備病歷資料:
- 準備好自身的病歷資料,包括過往病史、現有症狀及用藥情況。
-
選擇合適的醫療機構:
- 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公營或私營醫療機構,並查閱醫生的專業背景及評價。
-
預約安排:
- 提前預約就診時間,特別是在公營醫療系統中,可能需要家庭醫生的轉介。
-
帶齊所需文件:
- 攜帶身份證明文件、醫療卡及任何相關的檢查報告。
-
注意飲食及藥物:
- 如果需要進行特定檢查或治療,遵從醫生的指示,注意飲食及藥物的使用。
-
收費付款:
- 在預約前,病人可於各醫療機構的網站上查看所需服務的收費,或致電各醫院或診所詢問詳情,以比較不同機構及服務的收費。還需留意付款方式。
-
準時到達:
- 確保按時到達診所,以免影響診療進度。
-
準備問題:
- 準備好想詢問醫生的問題,確保在診療過程中獲得充分的資訊。
-
陪同人員:
- 如有需要,可考慮帶同家人或朋友陪伴,以便於理解醫生的建議和指示。
-
轉介信:
- 如需申請保險索償或使用政府服務,可向醫生索取轉介信。轉介信會列明你的病歷、診斷和治療方法等,並會注明轉介的原因或建議。
耳鼻喉科醫生常見問題
1.如何預約政府耳鼻喉科?
預約政府耳鼻喉科醫生時,病人需由普通科醫生、家庭醫生或急症科醫生轉介。病人需要攜帶醫生的轉介信,前往所屬區域的公立醫院耳鼻喉科專科部或使用 HA Go App 進行預約。預約的等待時間通常為幾個月至一兩年,具體視乎該醫院的情況而定。
2.政府耳鼻喉科醫生是免費的嗎?
政府耳鼻喉科醫生並非免費,並非所有人都符合資格求診耳鼻喉科專科醫生。病人需由普通科醫生或急症科醫生轉介。符合資格人士首次診症收費為 HK$135,其後每次診症為 HK$80,每種藥物的價格為 HK$15。
耳鼻喉疾病保險保障範圍
自願醫保計劃
1. 住院保障
- 住院費用:涵蓋住院期間的房費、醫療費用及其他相關費用。
- 手術費用:包括手術所需的醫療費用及麻醉費。
2. 專科診症
- 專科醫生費用:包括就診專科醫生的診療費用。
- 檢查及測試:涵蓋必要的醫學檢查,如X光、CT掃描、MRI等。
3. 藥物保障
- 處方藥物:涵蓋住院或門診時的處方藥物費用。
4. 日常醫療服務
- 門診服務:包括門診診療費用和部分日常醫療服務。
- 預防性檢查:如健康篩查和疫苗接種等。
5. 其他保障
- 緊急醫療服務:在突發情況下的急救服務。
- 特定疾病保障:某些計劃可能提供特定疾病的額外保障。
6. 限額及自負額
- 保險限額:每年或每次住院的保障上限。
- 自負額:在索償時需要自行承擔的費用部分。
7. 轉介服務
- 專科轉介:必要時提供專家轉介服務。
**這些保障內容可能因不同的計劃和保險公司而有所不同,建議在選擇計劃時仔細閱讀條款和細則。
醫療 / 危疾保險計劃
1. 重大疾病保障
- 列明疾病:保險計劃通常涵蓋特定的重大疾病,如鼻咽癌、心臟病、中風、癌症、肝病等。
- 確診賠償:在被診斷為保險計劃內的重大疾病後,受保人可獲得一次性賠償金。
2. 保障金額
- 保額設定:不同計劃提供不同的保障金額,受保人可根據需求選擇適合的保額。
3. 保障範圍
- 初次確診:保障通常針對初次確診的重大疾病,部分計劃可能涵蓋復發情況。
- 醫療費用:部分計劃可選擇涵蓋與重大疾病相關的醫療費用。
4. 住院及手術保障
- 住院補助:如因重大疾病住院,可能提供住院日數的補助金。
- 手術補助:涵蓋因重大疾病所需的手術費用。
5. 附加保障
- 輔助治療:某些計劃可能提供輔助治療的保障,如物理治療或心理輔導。
- 健檢服務:部分計劃可能包括定期健康檢查的保障。
6. 等待期
- 等待期條款:在投保後的一段時間內,若確診重大疾病,可能無法索償。
7. 自負額及限額
- 自負額:在索償時,受保人需自負的費用部分。
- 賠償限額:不同疾病或治療的賠償上限。
**這些保障內容可能因不同的保險公司和計劃而有所不同,建議在選擇計劃時仔細閱讀條款和細則。
保險索償有甚麼注意事項?
1. 檢查保單條款
- 了解保障範圍:仔細閱讀保單,了解哪些情況可以索償,哪些情況不在保障範圍內。
2. 收集相關文件
- 必要文件:準備好所需的文件,如醫療報告、診斷證明、收據和保單副本等。
3. 及時報告
- 索償期限:在事故發生後,應儘早通知保險公司,並遵循索償期限。
4. 詳實填寫索償申請
- 準確信息:在索償申請表中提供準確、詳細的信息,避免遗漏或錯誤。
5. 保留原始收據
- 收據保留:保留所有醫療費用的原始收據,並確保收據上有醫生的簽名或印章。
6. 保持聯繫
- 與保險公司溝通:在索償過程中,保持與保險公司的溝通,隨時查詢進度。
7. 了解自負額
- 自負額影響:清楚了解保單中的自負額規定,計算實際可以索償的金額。
8. 準備應對查詢
- 補充資料:保險公司可能會要求提供額外資料,準備好以便及時回應。
9. 考慮專業意見
- 法律或專業建議:如有需要,考慮尋求法律或保險專業人士的意見。
10. 保持記錄
- 索償記錄:保存所有與索償相關的文件和通信記錄,以備將來查詢。
遵循這些注意事項,可以提高索償成功的機會,並減少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