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皮膚科醫生邊個好】收費幾多錢?報告有乜推介!即時Whatspp預約
香港現時約有300名皮膚科註冊醫生,除了醫管局轄下9間提供皮膚科服務的公立醫院外,私家醫院及私人診所亦有提供皮膚科專科服務。SeeDoctor為你詳盡解釋皮膚科醫生的工作範疇、公私營皮膚科診所名單及收費等資訊。
目錄
► 皮膚科醫生與全科/家庭醫生有甚麼分別?
► 哪些情況需要看皮膚科醫生?
►
公立、私家醫院及診所皮膚科醫生哪個好?
► 皮膚科醫生收費如何?項目及價格參考
►
9間政府衛生署轄下皮膚科診所
►
12間私家醫院皮膚科醫生名單
► 私人執業皮膚科醫生診所名單
► 皮膚科醫生邊個好?
► 即時WhatsApp 特快預約皮膚科醫生
► 看皮膚科醫生的流程如何?
► 看皮膚科醫生前有甚麼注意事項?
► 皮膚科醫生常見問題
► 保險索償注意事項?
皮膚科醫生與全科/家庭醫生有甚麼分別?
皮膚科是醫學上的一門專科,皮膚科醫生是接受專業培訓,專門治療兒童及成人皮膚、頭髮和指甲問題的醫生,正式名稱為皮膚及性病科專科醫生。要成為一位皮膚科醫生,除了需獲得香港內科醫學院及皇家內科醫學院的認可外,還需在香港醫務委員會登記,接受長達三十六個月的內科培訓,然後在認可的本地培訓機構內,在執業皮膚科醫生的監管下,完成至少三十六個月的皮膚及性病科訓練,並通過多次嚴格的專科考試,方可成為皮膚科醫生。
目前全港約有300名皮膚專科醫生。由於皮膚專科醫生的實習和培訓時間主要集中於處理與皮膚相關的疾病,加上其他專業訓練,因此在處理皮膚科問題方面,他們的經驗通常比全科醫生更為豐富。
哪些情況需要看皮膚科醫生?
若出現以下症狀,建議盡快約見皮膚科專科醫生作會診及治療:
- 皮膚疾病:
- 痤瘡:持續或嚴重的青春痘問題。
- 濕疹:反覆出現的皮膚發炎和癢感。
- 牛皮癬:紅色、鱗屑狀的皮膚斑塊。
- 皮膚感染:
- 真菌感染:如足癬或癬癣。
- 細菌感染:如膿包或膿瘡。
- 病毒感染:如帶狀皰疹或水痘。
- 性病相關問題:
- 性傳播感染:如淋病、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HIV)等。
- 異常分泌物:陰道或陰莖分泌物異常。
- 生殖器疣:由人類乳突病毒(HPV)引起的疣。
- 色素異常:
- 色斑:不明原因的黑斑或色素沉著。
- 白癜風:皮膚部分區域失去色素。
- 皮膚腫瘤:
- 可疑的痣或腫塊:快速增長或形狀不規則的痣。
- 皮膚癌:如基底細胞癌或黑色素瘤的風險。
- 其他:
- 脫髮:不明原因的脫髮或斷髮。
- 指甲問題:如指甲變色、變形或脆弱。
如有以上情況,建議及早就診皮膚及性病科醫生以獲得專業評估和治療。
公立、私家醫院及診所皮膚科醫生哪個好?
全港約有接近300名皮膚科專科醫生,分別在公立醫院、私家醫院及診所執業。公立醫院的醫生由醫院管理局聘用,而私家醫院及診所則由私人執業醫生提供服務。市民可根據個人需要,選擇公營或私營機構的皮膚科醫生,兩者的優缺點如下:
公立醫院 | 私家醫院或診所 | |
優點 |
|
|
缺點 |
|
|
皮膚科醫生收費如何?項目及價格參考
若遇到耳鼻喉方面的問題,市民可以向公營或私營的皮膚科專科醫生求診。
公營醫院收費
醫管局及衛生署的收費採取統一標準,符合資格人士首次求診專科診所的收費為HK$135,其後每次診症為HK$80,每種藥物的價格為HK$15。
私家醫院/診所收費
皮膚科醫生的收費會因地區、醫生的經驗、診所的規模及服務內容而有所不同。以下是一些常見項目及其價格參考:
1. 初診費用
- 約港幣 500 至 1,500 元:根據醫生的資格和診所的地點而異。
2. 覆診治療
- 約港幣 300 至 800 元:通常比初診便宜。
3. 檢查及診斷
- 皮膚鏡檢查:約港幣 300 至 600 元。
- 過敏測試:約港幣 1,000 至 2,000 元。
4. 治療項目
- 局部用藥(如藥膏):通常需額外支付,價格視藥物而定。
- 注射療程(如皮膚填充劑或肉毒桿菌素):每次約港幣 1,500 至 4,000 元。
5. 小型手術
- 去除皮膚腫塊或痣:約港幣 1,000 至 3,000 元,視手術複雜程度而定。
6. 其他療程
- 激光治療:每次約港幣 1,500 至 5,000 元,根據治療類型和區域而異。
- 光療或脈衝光治療:約港幣 1,000 至 4,000 元。
注意事項
- 醫療保險:部分醫療保險計劃可能涵蓋部分費用,建議查詢保險條款。
- 診所差異:不同診所的收費可能有很大差異,提前詢問明確的費用結構以避免意外開支。
如需詳細的價格資訊,建議直接聯繫相關診所或醫生以獲取準確的報價。
9間政府衛生署轄下皮膚科診所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 08:30-13:00
- 星期二至星期四 08:45-13:00
- 星期五(手術日) 08:45-13:00
- 星期一至星期五 14:00-17:30
- 輪候情況:約一年半至三年不等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 08:30-13:00
- 星期二至星期五 08:45-13:00
- 星期一至星期三及星期五 14:00-17:30
- 星期四(只限特別皮膚科) 14:00-17:30
- 輪候情況:約一年半至三年不等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 08:30-13:00
- 星期三(只限女性) 08:45-13:00
- 星期一、星期三及星期五(只限女性) 14:00-17:30
- 星期二及星期四(只限男性) 08:45-13:00/14:00-17:30
- 星期一(手術日) 08:30-13:00
- 星期五(手術日) 08:45-13:00
- 輪候情況:約一年半至三年不等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四及星期五 14:00-17:30
- 星期二至星期五 08:45-13:00
- 星期三(手術日) 14:00-17:30
- 輪候情況:約一年半至三年不等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 08:30-13:00
- 星期二、三及星期五 08:45-13:00
- 星期一至星期三及星期五 14:00-17:30
- 星期四(只限特別皮膚科) 08:45-13:00/14:00-17:30
- 輪候情況:約一年半至三年不等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 08:30-13:00
- 星期二至星期五 08:45-13:00
- 星期一至星期五 14:00-17:30
- 輪候情況:約一年半至三年不等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 08:30-13:00
- 星期二至星期五 08:45-13:00
- 星期一至星期五 14:00-17:30
- 輪候情況:約一年半至三年不等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只限女性)08:30-13:00
- 星期三及星期五(只限女性)08:45-13:00
- 星期一、星期三及星期五(只限女性)14:00-17:30
- 星期二及星期四(只限男性)08:45-13:00/14:00-17:30
- 輪候情況:約一年半至三年不等
- 應診時間:
- 星期一 08:30-13:00
- 星期二至星期五 08:45-13:00
- 星期一至星期五 14:00-17:30
- 輪候情況:約一年半至三年不等
12間私家醫院皮膚科醫生名單
- 專科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星期五 09:30-17:30
- 星期六 09:00-13:00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 皮膚科醫生:陳俊彥醫生/謝志達醫生 / 龔家怡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星期四 13:50-14:30
- 皮膚科醫生:馮健港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劉安祥醫生:星期二 09:00-11:30/星期五 14:00-16:30
- 馮貽邦醫生:星期四 09:00-10:00
- 何景文醫生:星期三 14:00-17:00
- 皮膚科醫生:劉安祥醫生/馮貽邦醫生/何景文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五 09:00-18:00
- 星期六 09:00-13:00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全日休息
- 皮膚科醫生:陳慶釗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區志森醫生:星期三 18:00-19:00
- 陳厚毅醫生:星期四 18:30-19:30
- 張偉文醫生:星期三 09:00-10:00
- 皮膚科醫生:區志森醫生/陳厚毅醫生/張偉文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星期一、五、六 09:00-14:00/15:00-19:00
- 星期二 09:00-14:00
- 星期三 09:00-13:00/15:00-19:00
- 星期四 09:00-13:00/14:00-18:00
- 皮膚科醫生:陳怡薇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星期一至三 10:00-18:00
- 星期四 10:00-13:00
- 星期五 10:00-18:00
- 星期六 09:00-17:00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 休息
- 皮膚科醫生:王小圓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星期二 09:00-11:00
- 星期四 09:00-11:00
- 星期六 14:30-15:30
- 皮膚科醫生:陳耀海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何景文醫生:星期一14:00-18:00/星期六 15:00-18:00
- 趙麗珊醫生:星期二、四09:00-12:00/星期三14:00-17:00/星期五10:00-13:00;14:30-18:00/星期六10:00-14:00
- 林嘉雯醫生:星期三08:00-09:00
- 皮膚科醫生:何景文醫生 / 趙麗珊醫生/林嘉雯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黃偉傑醫生:星期二15:30-16:45/星期日 11:00-12:30
- 盧景勳醫生:星期四09:00-10:30
- 鍾振堅醫生:星期四19:00-19:45 (隔週)
- 皮膚科醫生:鍾振堅醫生/盧景勳醫生/黃偉傑醫生
- 專科應診時間:
- 何景文醫生:星期一09:00-12:30/星期六 15:00-18:00
- 盧景勳醫生:星期四14:00-17:00
- 皮膚科醫生:盧景勳醫生/何景文醫生
私人執業皮膚科醫生診所名單
目前,SeeDoctor 資料庫中列出的私人執業皮膚科註冊醫生約100名,市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選擇。
![史泰祖醫生 [皮膚及性病科] 史泰祖醫生](/dr_photo/1677.jpg)

![陳厚毅醫生 [皮膚及性病科] 陳厚毅醫生](/dr_photo/88.jpg)
![何家強醫生 [皮膚及性病科] 何家強醫生](/dr_photo/2800.jpg)
![陳湧醫生 [皮膚及性病科] 陳湧醫生](/dr_photo/17288.jpg)
皮膚科醫生邊個好?
要尋找優秀的皮膚科醫生,首先可以參考醫生撰寫的 醫生文章、 醫生視頻 及 信箱答問,這些資源能提供對病症的分析和治療方案建議,幫助你更好地了解病情。接著,可以查閱醫生的履歷和專業範疇,最後查看 SeeDoctor 的 尋醫報告,根據過往病患者的治療經驗分享,尋找適合的醫生。此外,詢問身邊的家人、朋友或醫護人員的意見,也能幫助你找到最受推薦的皮膚科醫生。
即時WhatsApp 特快預約皮膚科醫生
若擔心病情延誤治療,可以使用 SeeDoctor 的 WhatsApp 特快預約服務,即時預約皮膚科醫生進行諮詢。
![]() |
陳湧醫生 [ 皮膚科 ] 亞太中心 |
![]() |
蔣頌儀醫生 [ 皮膚科 ] 莊士大廈 |
![]() |
盧景勳醫生 [ 皮膚科 ] 東角中心 |
![]() |
唐碧茜醫生 [ 皮膚科 ] 海洋中心 |
![]() |
侯鈞翔醫生 [ 皮膚科 ] 萬邦行 |
![]() |
區志森醫生 [ 皮膚科 ] 恒隆中心 |
看皮膚科醫生的流程如何?
在本港,如需預約及看皮膚科專科醫生,詳細的流程如下:
-
評估症狀:首先,評估自己的症狀,確定是否需要看皮膚科醫生。
-
選擇醫生:
- 你可以選擇公營醫療(如醫院管理局的專科診所)或私營醫療(私家診所或醫院)。
- 查閱相關資料,如醫生的評價、專業背景等。
-
預約診症:
- 公營醫療:通常需要通過家庭醫生轉介,然後預約專科診所。
- 私營醫療:可直接聯絡診所/醫院進行預約。
-
就診:
- 按約定時間到診所或醫院就診,醫生會進行詳細的病歷詢問和檢查。
-
診斷與治療:
- 醫生會根據檢查結果給出診斷,並提供相應的治療方案或建議。
-
覆診及轉介:
- 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和治療的需要,醫生會為病人安排覆診。在適當的時候或根據病人的需求,醫生也可能提供轉介到其他專科醫生或化驗檢查。
-
藥物及治療:
- 依照醫生的建議,使用處方藥物或接受其他治療。
看皮膚科醫生前有甚麼注意事項?
向皮膚科醫生求診前,為確保過程更順利,病人應注意以下事項:
-
準備病歷資料:
- 準備好自身的病歷資料,包括過往病史、現有症狀及用藥情況。
-
選擇合適的醫療機構:
- 根據自身需求選擇公營或私營醫療機構,並查閱醫生的專業背景及評價。
-
預約安排:
- 提前預約就診時間,特別是在公營醫療系統中,可能需要家庭醫生的轉介。
-
帶齊所需文件:
- 攜帶身份證明文件、醫療卡及任何相關的檢查報告。
-
注意飲食及藥物:
- 如果需要進行特定檢查或治療,遵從醫生的指示,注意飲食及藥物的使用。
-
收費付款:
- 在預約前,病人可於各醫療機構的網站上查看所需服務的收費,或致電各醫院或診所詢問詳情,以比較不同機構及服務的收費。還需留意付款方式。
-
準時到達:
- 確保按時到達診所,以免影響診療進度。
-
準備問題:
- 準備好想詢問醫生的問題,確保在診療過程中獲得充分的資訊。
-
陪同人員:
- 如有需要,可考慮帶同家人或朋友陪伴,以便於理解醫生的建議和指示。
-
轉介信:
- 如需申請保險索償或使用政府服務,可向醫生索取轉介信。轉介信會列明你的病歷、診斷和治療方法等,並會注明轉介的原因或建議。
皮膚科醫生常見問題
1.如何預約政府皮膚科?
預約政府皮膚科醫生時,病人需由普通科醫生、家庭醫生或急症科醫生轉介。病人需要攜帶醫生的轉介信,前往所屬區域的公立醫院皮膚科專科部或使用 HA Go App 進行預約。預約的等待時間通常為幾個月至一兩年,具體視乎該醫院的情況而定。
2.政府皮膚科醫生是免費的嗎?
政府皮膚科醫生並非免費,並非所有人都符合資格求診皮膚科專科醫生。病人需由普通科醫生或急症科醫生轉介。符合資格人士首次診症收費為 HK$135,其後每次診症為 HK$80,每種藥物的價格為 HK$15。
保險索償注意事項?
1. 檢查保單條款
- 了解保障範圍:仔細閱讀保單,了解哪些情況可以索償,哪些情況不在保障範圍內。
2. 收集相關文件
- 必要文件:準備好所需的文件,如醫療報告、診斷證明、收據和保單副本等。
3. 及時報告
- 索償期限:在事故發生後,應儘早通知保險公司,並遵循索償期限。
4. 詳實填寫索償申請
- 準確信息:在索償申請表中提供準確、詳細的信息,避免遗漏或錯誤。
5. 保留原始收據
- 收據保留:保留所有醫療費用的原始收據,並確保收據上有醫生的簽名或印章。
6. 保持聯繫
- 與保險公司溝通:在索償過程中,保持與保險公司的溝通,隨時查詢進度。
7. 了解自負額
- 自負額影響:清楚了解保單中的自負額規定,計算實際可以索償的金額。
8. 準備應對查詢
- 補充資料:保險公司可能會要求提供額外資料,準備好以便及時回應。
9. 考慮專業意見
- 法律或專業建議:如有需要,考慮尋求法律或保險專業人士的意見。
10. 保持記錄
- 索償記錄:保存所有與索償相關的文件和通信記錄,以備將來查詢。
遵循這些注意事項,可以提高索償成功的機會,並減少不必要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