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會員#24850 ] Wing Kwok
長期胃痛
醫生你好
本人媽媽因為四年前一次跌倒傷及脊椎T12 L1, 從此藥不離身,尤其是係止痛藥,近呢兩年佢胸部對落中間位置一直唔舒服,其實中間都照過兩次胃鏡,都冇發現大問題,但係每次都有胃炎。跟進多年嘅家庭醫生話佢應該係食得太多藥(甲丸,Cymbalta,利痛抑,Stilox CR,特效必理痛,鈣片,維固力,Lansoprazole) 尤其是必理痛,同近期做完脊椎手術所以食埋痛博士⋯⋯佢胸對落中間位置痛就會係咁標汗,忽冷忽熱,手腳麻痹,頭痛,有時甚至膊頭痛。
請問會唔會係胃炎引起?佢本身有焦慮抑鬱,會唔會因為情緒病而引起胃抽筋?佢每一日都會痛,一痛就自然想食止痛藥,好似一個無限循環咁,我唔知搵邊一個科目嘅醫生好,麻煩你俾啲意見我,感謝
本人媽媽因為四年前一次跌倒傷及脊椎T12 L1, 從此藥不離身,尤其是係止痛藥,近呢兩年佢胸部對落中間位置一直唔舒服,其實中間都照過兩次胃鏡,都冇發現大問題,但係每次都有胃炎。跟進多年嘅家庭醫生話佢應該係食得太多藥(甲丸,Cymbalta,利痛抑,Stilox CR,特效必理痛,鈣片,維固力,Lansoprazole) 尤其是必理痛,同近期做完脊椎手術所以食埋痛博士⋯⋯佢胸對落中間位置痛就會係咁標汗,忽冷忽熱,手腳麻痹,頭痛,有時甚至膊頭痛。
請問會唔會係胃炎引起?佢本身有焦慮抑鬱,會唔會因為情緒病而引起胃抽筋?佢每一日都會痛,一痛就自然想食止痛藥,好似一個無限循環咁,我唔知搵邊一個科目嘅醫生好,麻煩你俾啲意見我,感謝
梁婉珊醫生回覆:
12/18/2020
12/18/2020
你好,謝謝您的查詢。
根據你的描述,胃炎有機會是由於焦慮症所引起的。就你所形容身體不適的情況,例如手腳麻痹、頭痛、膊頭痛、忽冷忽熱、冒汗等都
有機會是一些焦慮症引起的症狀,如果焦慮症能夠控制得宜,以上的身體不適症狀都能夠獲得舒緩。但需要先排除是由身體疾病引起的症狀,所以可能需要做一次驗血和身體檢查。
建議與媽媽的主診醫生詳細商討,並可以從藥物使用份量及劑量的方向着手。按照目前身體的狀況,揀選一些有效幫助舒緩胃炎的藥物,同時在降低焦慮症相關症狀效果方面比較強的藥物。
如果焦慮症所引發的負面情緒得以舒緩、身體不適感覺大為降低之後,亦有機會減少服用止痛藥的動機。在良性循環下,身體狀況自然會逐漸好轉。
祝 早日康復
梁醫生
根據你的描述,胃炎有機會是由於焦慮症所引起的。就你所形容身體不適的情況,例如手腳麻痹、頭痛、膊頭痛、忽冷忽熱、冒汗等都
有機會是一些焦慮症引起的症狀,如果焦慮症能夠控制得宜,以上的身體不適症狀都能夠獲得舒緩。但需要先排除是由身體疾病引起的症狀,所以可能需要做一次驗血和身體檢查。
建議與媽媽的主診醫生詳細商討,並可以從藥物使用份量及劑量的方向着手。按照目前身體的狀況,揀選一些有效幫助舒緩胃炎的藥物,同時在降低焦慮症相關症狀效果方面比較強的藥物。
如果焦慮症所引發的負面情緒得以舒緩、身體不適感覺大為降低之後,亦有機會減少服用止痛藥的動機。在良性循環下,身體狀況自然會逐漸好轉。
祝 早日康復
梁醫生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不能作診症用途,
請與家庭醫生查詢並作出適合治療。
如有身體不適請即求診,切勿延誤治療。
若資料有所漏誤,本網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請與家庭醫生查詢並作出適合治療。
如有身體不適請即求診,切勿延誤治療。
若資料有所漏誤,本網及相關資料提供者恕不負責。

Chris : 會令身邊的人咳的怪病
病患者男 - 24歲 本人約2-3年前患上這個怪病,接觸身邊的人約10-30分鐘就會令他們出現咳、流鼻水.......Ms Shek : 兒童情緒障礙
病患者男 - 8歲 兒子今年8歲,從少情緒特別差,哭鬧很久,現在可以因為小小事情就突然發很大脾氣,在家甚.......Karen Choi : 老人幻觉妄想
病患者女 - 89歲 我媽媽喺8月15日朝早瞓醒,忽然間唔認得我爸爸,嘈住要打電話俾佢老公。我爸爸同佢講.......WAI CHU TAM : 是腦神經問題
病患者女 - 57歲 半夜3時失眠,走路會好攰,無力,已經有3 過月了,手臂也好攰,走路約10分鐘可以的.......Ms. Pang : 人格分裂?思覺失調?
病患者女 - 15 小女15歲,上年9月開始無故頭痛,幾乎每日都痛,尤其上午一定會痛。有時會痛到個頭好熱.......Ting : 身體不明原因刺痛+頭暈+胃痛
病患者女 - 33歲 醫生,請問身體多處時不時感覺到刺痛,好似被針刺咁,但好快又消失,係咩回事?我本身有.......cy : 控制唔到自己嘅情緒
病患者女 - 17歲 中一至中三嗰陣時情緒稳定,幾乎唔會發脾氣,就算唔開心都唔會講出嚟,但係自從有一次同.......hayley : 睡眠困難
我有睡眠困難可以點做?長期失眠可點做?精神科 醫生可醫?....... 發出提問使用細則
致梁婉珊醫生 提問